朱元璋面露恍然之色,
后世之名,的确是掌握在文官们的笔下,
而林豪那混球爱惹众怒的行事作风,
被记录成这副鸟样,应该算不错了。
“佑樘,你分析的有理,”
“的确是那帮腐儒,在污名化能挽救咱社稷的大才,”
“咱虽然讨厌那混球嘴没把门,但也不能坐视他蒙受抹除档案之灾,仅剩的记录又被抹黑如斯。”
朱棣撇了撇嘴,
老爷子又拿林豪被抹除档案的事点朕。
朱佑樘恭敬一拜,“老祖宗英明!”
“臣孙呈献林豪的这批新记录,”
“就是想着您回洪武朝,试着帮他修复一点名声,”
“让这等辅国良臣,不要重蹈宋朝章惇、韩侂胄的覆辙,”
“被文官们玷污了清名。”
章惇是北宋哲宗朝的新党宰相,他执政时继续推行王安石变法,力主对西夏用兵,修筑堡垒,开拓疆土;
而韩侂胄则是南宋宁宗的宰相,是强硬的主战派,独揽大权时主导了对金朝的北伐;
而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政斗中输给了主和的保守势力,
不仅身死,
而且史书上,他们都被标记为大奸臣。
朱元璋熟读史书,
自然是也知道这两位主战派宰相,是被那些投降派文官们推出来,承担王朝覆灭主责的,这属实冤枉。
但大明的法统是驱逐承继大元的,而不是宋朝,
除了追封岳飞为王,配享太庙,
他根本不屑去沾染宋朝的事,所以没想过去给两位前朝的宰相平反,
但会以史为鉴。
朱元璋抚须说道,“放心!”
“咱大明绝对不能像软弱的宋朝一样,”
“让积极进取的良臣,在身后蒙受不该有的冤屈。”
在场的后世皇帝闻言,各怀心思。
朱见深立时挺直了腰板,
老祖宗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变相地夸朕啊!
父皇他只顾自己,冒险发动了夺门之变,抢了朕的皇位,
还冤杀了于谦——这位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忠臣,
给自己政变的行为正名,
是朕给于少保平的反!是朕在拨乱反正!
要不是父皇没来这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