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列表 > 第 555章 军事车间(第2页)

第 555章 军事车间(第2页)

基础工艺是根基,根基不牢,批量生产越多,浪费越大,隐患也越大。

这表面看似‘次要’,却直接关系到零件的疲劳寿命。

这不是战损,这是可以避免、科学的代价。”

陈朝阳走向一台正在加工同类零件的车床。

操作机床的是一位老师傅,神情专注,但眉宇间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焦虑,额头上也沁出细密的汗珠。

“老师傅,这新图纸,看得那么吃力吗?”

陈朝阳微微提高嗓音,俯身靠近,在机床运转的轰鸣声中,他的询问依然清晰。

正在操作车床的马老师傅闻声转头,见是陈朝阳,急忙停下机床,擦了擦手上的油污,略显局促地搓了搓手。

“陈书记,”他摘下老花镜,指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眉头不自觉地皱成了川字,

“不瞒您说,这新图纸……是精细,比从前那些个示意图讲究多了。

就是这些个弯弯绕绕的符号,这个公差那个光洁度的,看得人眼花。

赵主任要求我们这个星期必须‘攻克难关’,全部按新标准交货…压力有点大,就怕手一抖,又出废品,拖了车间的后腿。”

陈朝阳又连续询问了几个工人,得到的反馈一致:大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压力”,生怕自己成为“掉队的那一个”,

但对于新标准背后的原理和重要性,却普遍懵懂,只是被动地执行着“命令”。

问题的核心浮出水面了。

赵喜奎并非抵制改革,恰恰相反,他无比渴望在这场改革中证明自己,证明他带的兵才是最能打的。

但他骨子里,仍然是一个纯粹的军事指挥官。

他将复杂、需要激发个体创造性和科学严谨精神的技术革新,简化成了一场只需服从命令、猛打猛冲的“军事行动”。

他追求的是形式上的“服从”和统计报表上的“达标”,却无形中扼杀了技术扎根所必须的耐心、钻研和民主讨论的氛围。

陈朝阳把赵喜奎叫到车间相对安静的角落,语气平和,但每一个字都敲在赵喜奎的心上:

“喜奎同志,你的决心,你的执行力,你带出来的这股子不怕困难的劲头,我都看到了,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赵喜奎脸上刚露出一丝欣慰,陈朝阳的话锋随即一转:

“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三车间的同志们,只感到泰山压顶般的压力,却没有一车间、二车间那种主动钻研、热火朝天的学习劲头?

为什么在考评小组人选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你首先想到的是‘领会意图’,而不是‘技术顶尖’和‘群众公认’?”

赵喜奎张了张嘴,想解释他的良苦用心。

陈朝阳抬手制止了他,目光看向车间里那些忙碌却沉默的身影:

“你把车间当成连队来带,强调纪律和意志,这本身没有错。

军队的魂,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但你忘了,我们现在是在建设。

建设,尤其是工业建设,光有服从命令的士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有头脑、有创意、能独立思考和技术攻关的‘技术战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