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升和李大贵听了道长的话是痛不欲生,都在私底下默默落泪,而不敢在紫燕面前表现出来,只说些宽慰的话。
李大贵说道:“道士说了,你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过于劳累了,好好歇歇,开开心心的不要多想,很快就会好的。”
王紫燕心里明白,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但她怕家人担心,尽量不表现出忧伤情绪,说道:“我知道了,只是我这一病,辛苦你了。”夫妻两个恩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却如刀割一般。
中秋节刚过,王紫燕的病突然加重,一下子就昏迷不醒了,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才睁开眼睛,李大贵见妻子醒来是又惊又喜,赶紧拉住她的手,眼泪就刷刷的往下流。
王紫燕知道自己就要走了,心中也是悲痛万分,说道:“相公,恐怕我不能给父亲养老送终了,也不能陪你到老,更不能看见家宝长大成人了,我走了之后,就辛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待他们,好好照顾自己。”说着就咳嗽起来。
李大贵流泪点头:“娘子说的什么话,你不会有事的。”
王紫燕又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心善,厚道之人,会好好孝敬爹爹的,也会把家宝养大成人,只是想到咱们夫妻恩爱,有一事我放心不下。”
李大贵听妻子这么说,就赶紧问道:“娘子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就给我说,我一定会好好做的,你就放心吧!”
王紫燕说道:“咱们夫妻一向恩爱,可就怕我死了之后,就会忘了为妻。”
李大贵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说道:“娘子怎么说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我心坎上的人,我怎么会忘了呢?”
王紫燕说道:“我对相公只有一个要求,我死了之后,你可以再娶妻,但只求不要剥夺了我的位置。”
李大贵听妻子这么说,心都碎了,说道:“娘子放心,我李大贵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人,我决不再娶。”
王紫燕说道:“相公还年轻,肯定是要娶的,只是不要忘了亡妻。”说完就咽气了。
李大贵见妻子去世,扑在床上大哭不止,王东升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几度哭晕过去,最可怜的就是那王家宝,孩子刚刚五岁就失去了母亲,趴在床上哭哭啼啼不停,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人死不能复生,虽然有万般不舍,可也只能接受现实,李大贵也只得厚葬了王紫燕,整理心情继续生活,只是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想到昔日的夫妻恩爱,总是泪如雨下。
眨眼王紫燕已经去世一年之久,王东升见李大贵辛苦,就劝他娶一个妻子,李大宝说道:“爹爹,我今生既和紫燕结为了夫妻,那就是一辈子的夫妻,无论生死都是。”
王东升见李大贵这么说,很是感动,但毕竟他才二十多岁,怎么能委屈了他,就再三劝慰,并找来媒婆给李大贵说媒。
一日,媒婆就领来一个女子,这女子名叫小芳,年方十八,长得像清晨刚摘下的黄瓜一样鲜嫩,让人看了眼馋。
媒婆说道:“小芳这女子聪慧伶俐,要是嫁给了李郎,必定是个贤内助,你就轻松多了。
其实这女子心气高,本不愿给人做填房的,可家中贫困,父母就想拿她换几两银子。”
自从王紫燕走了之后,李大贵每天忙于生意,也没有时间去想男女之事,只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倍感寂寞,想着要是妻子活着该有多好啊!
李大贵熬不住寂寞,也想过再娶妻,但想到自己已经在亡妻面前说了不娶的话,心里就很纠结,如今见了这年轻漂亮的小芳,心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把自己的承诺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王东升见李大贵有意,就拿来银子给了那媒婆,让她给小芳家里送去,这件事也就定了下来,过了几日,李大贵就八抬大轿把小芳娶进了家门。
小芳是一个聪明的女子,来到王家之后,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李大贵也轻松了不少,对她也是疼爱有加,只是这小芳的一个要求让他很是为难。
夜里,夫妻二人躺在床上,李大贵要去碰小芳,但那小芳却不让碰,说道:“我为这个家没日没夜地操劳,却换不来你的真心。”说着就哭了起来。
李大贵赶紧劝说:“如今家中只有你一个,不做正妻,但待遇和正妻一样,不都是你当家做主吗?”
小芳一听恼了,说道:“她已经死了,保留这个虚名还有什么意思?我一个大活人,却要给你做妾,当真我就不如她?让人瞧不起。”说着就蒙住头痛哭不止。
李大贵经受不住小芳的软磨硬泡,又想到妻子已经去世这么久了,就打算扶小芳做正房,于是就去给王东升商量。
王东升想到自己死去的女儿,心中难免悲伤,但他是个明事理的人,说一切都由李大贵做主,李大贵见王东升不反对,就把小芳扶正了。
小芳做了正妻之后,一下子就端起了架子,对店里的伙计很严苛,动不动就指手画脚,挑三拣四的,弄得哪些伙计是怨声载道。
对下人严苛还算说得过去,可那小芳居然把自己的娘家人都接到了王家居住,私下里对王东升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总是指桑骂槐,对家宝也没有好脸色,李大贵在跟前的时候,小芳对王东升和家宝很好,所以她做的那些事李大贵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