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又去找了徐子元,毕竟他才是徐家当家人,两人谈了许久倒是达成了统一。
宁兰病好出门的时候,两人已经达成意见统一,甚至连合作的契约都签订好了。
她看着契约上更加完善的计划,倒是很是佩服赵东家。
他不但完善她提出的雏形,甚至把可能的问题都列好了,忍不住夸奖道,“赵东家年纪轻轻,处事倒是老成。”
赵淮二十又六,被她说年轻,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脸,
“比着你们兄妹,我算一把年纪了。虽然你们救了我命,这份恩情我记着,但是合作要算明白。”
这话惹的宁兰噗嗤笑出声,“亲兄弟明算账,我懂。”
赵淮签好契约第二日便走了,徐子元说他回家同后娘算账去了,是后娘想害他,没想到被他们两误打误撞救了。
他解决完家中琐事,就会去忙合作的事。
*
粮铺到底如她设想的那样做了起来,粮仓建起来不到半月,恰好赶上秋收时候,赵淮和徐子元亲自去了趟青州主持事务。
她最近倒是很少出门,更不敢去青州,只在家中读徐子元时不时寄回来的信,说一切都好,让她安心。
民众对粮食价格很是敏感,因着赵家的铺子比着旁人价格更低廉,米粮更好,不几日,赵家粮铺便排起了长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宁兰不看信,偶尔听府中人讲,便也知道他们做成功了的。
*
赵淮和徐子元在青州忙的脚不沾地,过了两三个月两人才返回。两人看着都变的憔悴了许多,不过精神却是很好。
赵淮将账本给她看,激动道,“这一个秋季,便比往年多赚了三千多两,一年两季,明年若是再没了别家店铺,那我们利润真大的惊人。”
“兰姑娘当真是聪慧过人!”
他打心眼佩服兰姑娘,从没见过如此聪慧敢想的姑娘。好一会想起什么,掏出一个匣子殷勤的递给宁兰,
“这个是我在青州时看到的,觉得你会喜欢。”
听闻自己此事成了,宁兰也打心底高兴,至少自己有点用。
顺手接过匣子,当即被里面的东西吸引。里面是套十二生肖小瓷器,烧制的惟妙惟肖,看着便让人爱不释手。
看她满意,赵淮便道,“这种小瓷器我还见到一套官窑的青瓷的,下回去了买给你。”
宁兰点点头应了,“这种小瓷器精巧的难遇呢。”
*
徐子元看两人如此亲昵,等赵淮走了后提醒道,
“赵掌柜前面有两个未婚妻,都死了,这的人都盛传他克妻,所以才拖到这个年岁不成婚的。”
宁兰从瓷器上抬眼看他,“然后呢?”
“生意人市侩精明。”
“你也是生意人,你俩刚合作完。”
徐子元一噎,便走了出去。
*
紫宸殿灯火明亮,季宴清满脸不耐烦坐在那,看着下面的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