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摇风记by > 第25章 南晋京城四(第1页)

第25章 南晋京城四(第1页)

太明殿内。

景司忆龙袍加身坐于龙阶之上的御座,御座一侧是垂落的翠碧珠帘,帘子后端坐的,是南晋最雍容尊贵的女人。

“大理寺卿。”珠帘下传来一声召唤。

“臣在。”顾书哲从官列走出,站在文武队列中央,拱手行礼。

皇太后凝眸,穿过珠帘望向顾书哲,听不出喜怒道:“犯人如何了?”

“回太后,犯人于昨夜押入大理寺狱。”顾书哲低额说。

“嗯,关于三司会审,皇上可拟好了旨?”皇太后转而问起景司忆。

景司忆手臂枕着龙椅的手把,身子往皇太后一方微微倾斜,恭顺地听讲,道:“回母后,圣旨已拟好,此次三司会审刑部尚书周素之子涉及其中,为示公正,朕便让刑部侍郎石仲安担任三司会审的主审官,大理寺卿顾书哲与御史中丞沈璞协助办案,母后觉得如何?”

帘子下的人不语,朝堂静的可怕,缓了一会,皇太后才道:“哀家觉着甚妥,摄政王以为如何?”

景夙坐在与御座隔着六道龙阶的下方左侧,他从方才便若有所思地搓动手心的核桃,音色沉的仿佛压着千斤的铁,“按皇上的办,不过此案牵扯数条朝廷重臣的性命,再因犯人乃外臣的缘故,京城百姓格外关注,臣以为需补充两位旁听,一名堂记方妥。”

百官面面相觑,不由点头,景司忆扫视龙阶之下的众人。

“臣附议。”周素出列道,他唯一的儿子不能白白死了,不管是谁杀的,此人都不得好死!

“臣附议。”官员纷纷出列。

景司忆扫视的目光最后定格在梅鹤卿身上,他道:“皇叔说的是,朕心中已有一位人选,梅家梅鹤翎有世家身份无任何官职,替百姓旁听最合适不过,梅少卿,可有异议?”

官员不约而同地望向梅鹤卿,梅鹤卿出列行礼道;“臣替鹤翎谢皇上抬爱,定不负皇上厚望。”

景司忆满意道:“梅鹤翎年纪同朕一般大,该是收起玩心的时候,梅家武将威名赫赫,朕对他期望甚高。”

梅鹤卿受着众人热切的瞩目,淡淡道:“能得陛下认可是梅家的福气,梅家定当为南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甚好。”梅鹤卿的话,景司忆内心听懂了,他转眼看着景夙谦恭道:“皇叔心中可有人选?”

景夙道:“元崎,无人比他更合适。”

元崎乃是灵州人,在母亲去世后从了军,与父亲追随曹甫驻守边境十年,第十个年头父亲战死,曹甫念及这份忠义,不忍心瞧着元氏绝后,便将他调回京城。

“此人名字朕有耳闻,数月前的奏折提起过,是调职之事。”景司忆似是回忆道。

元崎是景夙亲自递交奏折钦点的北衙六军右护,景司忆记得清楚。

“嗯,囚车是臣派他去接应入京的,沈太傅应是知晓。”景夙说完,看了一眼文臣列首的沈纪言。

沈纪言欲小步出列,景司忆发言阻了回去,道:“沈太傅昨夜复命时与朕提过,能得皇叔肯定之人必有过人之处,至于堂记人选,不如让季燃担任,如何?”

季乔曦眉眼动了动,在珠帘后注视着景夙。京四家死了三人,除梅家以外都需得避嫌,皇帝点名了燃儿倒令她意外,不过这问话她不能答。

朝臣斟酌不清皇帝的意思,无人敢贸然出列,景夙思忖道:“季燃在京城颇有才名,又是翰林供奉,确实适合,不过他是季相孙儿,理当避嫌。”

景司忆温和道:“正因如此,堂记非他莫属,三家中需人坐听三司会审,从审理到结案整个过程都必须清楚大白,季伯丘与季燃是叔侄,以堂记职务旁听也不失公正,以免三司会审官疏忽大意有失公允,案子重大,使朕失去了四位爱卿,致金、季、尹三位国公和周尚书痛失爱子,朕定要彻查仔细,绝不放过任何有罪之人。”

景司忆说到最后面露惋惜,随而睥睨百官,道:“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太明殿内又静了片刻,金铭出列,沉痛跪道;“老臣无异议,只求皇上能彻查清楚,以慰我儿英魂!”

“金相快快请起,金阳是奉皇诏行事,如今殉职定然要查明厚葬,不过案子因母后侍女琴姬所起,还需母后配合一二才是。”景司忆抬臂示意金铭起身,正色道。

季乔曦轻睨那只裹着龙袖的玉手,拇指的扳指在映入大殿的朝晖下异常夺目,她道:“自然,下朝便差人给皇帝送去。”

“劳烦母后了。”景司忆侧首低低道。

“嗯。”季乔曦不便再说什么,皇帝的话离间之意明显,若不是她执意要利用琴姬这拙计,急迫地想要在回京路上杀人灭口,也不会让皇帝有机会借摄政王的刀清了手握一支府兵的金阳和尹雉,导致金、尹两家损失惨重,现下又不能发作,只能隐忍。

先皇死前给她挑了位面善心沉的好皇儿啊。

监察御史秦尧出列,谏言道:“微臣斗胆,请陛下下令抓拿景安王爷和摄政王侍卫,琉火。”

秦尧此话一出,百道目光唰唰齐望,既敬佩他的不怕死又期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