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此次能够击退南疆敌军,那高台之上的圣上跟朝中大臣再不想让谢家人回京,都无计可施。
从始至终,谢无宴情绪都表现得很平静,一如既往地温文尔雅,凤眸没有泛起一点涟漪,而温棠眼睫轻轻颤了下,但她知道依着当今圣上跟徐贵妃的疑心,想凭借这个机会回京绝对没有那么容易,因此表情还算镇定,没有表现出特别高兴。
见二人表现得那么镇定,林青再次挑了挑眉,还欲说些什么,燕王的贴身侍卫玄青过来了,“林少将军。”
“怎么了?”来人表情犹疑,都不敢正眼看林青,这让林青觉得有些奇怪,问。
玄青:“林少将军,燕王殿下派人过来说今晚要在军营里举办庆功宴,犒劳三军,请少将军还有谢郎君,以及谢姑娘务必出席。”
林青表情变了变,去看谢无宴跟温棠,谢无宴神色沉了几分,率先出声,“既然是燕王殿下命令,无宴莫不听从。”
===
夜色落幕,大草地上烧起了篝火,一行人按照位次高低坐下来,每个人的面前都是一壶酒,一个酒盏,秦逸墨今晚身着一袭紫色织金长袍,腰间束着玉带,看起来人模人样,气度非凡,下人给他满上一杯酒,他端着酒站起来,大笑,“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1],此次我方兵士能够大败南疆,扬我朝志气,本王心里甚是宽慰,本王在这敬各位一杯。”
底下坐着周家父子,谢无宴兄妹三人,以及温棠,还有林青等一众将士,众人端酒回敬秦逸墨,“谢燕王殿下。”
看到他们如此表现,秦逸墨心情稍稍畅快了一些,“既是庆功宴,今晚大家不必拘束,尽情开怀畅饮。”
“是。”
众人面前摆的是炙羊肉,香气四溢,温棠刚夹起一小块烤熟的羊肉,上首的秦逸墨便不紧不慢地开了口,“本王记得谢姑娘明年年底就要及笄了”
谢禾蓁不知燕王怎么将话题绕到她身上,回答了个“是”。
秦逸墨对她的态度十分满意,接着问:“不知谢姑娘喜欢什么样的郎君”
谢禾蓁清楚秦逸墨的为人,担心对方是要在她的婚事上做什么手脚,嗫嚅答道:“回燕王殿下,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民女父母不在身边,臣女暂未婚嫁之愿。”
“可是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秦逸墨显然没将对方的话当成一回事,笑容竟然还更加和煦了,“那谢姑娘什么时候要是有了喜欢的人就与本王说,本王帮你做主。”
谢禾蓁完全捉摸不透秦逸墨这话是什么意思,只敢偷偷地去看温棠,温棠早已将炙羊肉放下,束起大拇指,偷偷地给她打手势,谢禾蓁懂了,弱弱地敢跟秦逸墨道谢,秦逸墨这才放过她。
秦逸墨一边饮着酒,一边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当看到温棠跟谢禾蓁有说有笑的时候,秦逸墨腮帮子紧了紧,心里到底还是不痛快,她温棠已经是准燕王妃,却还跟谢家的人走这么近,生怕别人不知道她还喜欢谢无宴不是,她这不是明晃晃的在打他的脸吗。
温棠是习武之人,感觉本就敏锐,察觉到秦逸墨一直在盯着她,她不着痕迹的蹙了蹙眉,连用膳的胃口都没了,她借着喝酒的功夫在谢禾蓁耳边说了一句话,谢禾蓁点了点头。
见温棠带着婢女离开,秦逸墨腿下意识地动了一下,然后还是坐了下来,他想娶温棠为燕王妃,本来就只是为了她家族的势力,难不成还要他将温棠当成祖宗供着。
她能当燕王妃,本就是她天大的福气,她还不知足,一味的跟谢家人搅和不清,当真是分不清好歹。
刚打了胜仗,在场众人兴致都很高涨,威远将军麾下的副将提议玩行酒令,秦逸墨像是十分感兴趣的颔首,谁知行酒令还没开始多久,一个身材矮小的士兵来到谢无宴身边,小声向他禀报了什么,谢无宴跟秦逸墨请辞离开。
温棠前脚刚离开,谢无宴后脚跟着离开,这让秦逸墨不得不多想。
秦逸墨眼睛跟淬了毒似的,紧盯着谢无宴离去的背影。
谢无宴跟着士兵出来,负手去了他的营帐,只见容色清丽的少女正拿着一张地图在看,她双手托腮,看得极其投入,这让谢无宴脚步顿了顿,不由想起年少在私塾读书时,少女也是如现在这般,只是那时,她性子俏丽,更加明媚,到底是他,他们谢家连累了她。
他抬步朝她走了过去,脚步声很轻。
“你……”
温棠是在察觉头顶有些痒才反应过来他已经进来了,她轻抬起眼,正好对上他清润深邃的眸子,两人距离不足半寸,少女甚至能感受到他微重的呼吸。
第33章
近……
太近了,近到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温棠如蝶翼般的眼睫轻轻颤了颤,一颗心跳得极快,谢无宴喉结剧烈滚动了下,克制的合拢手心,故作平静地笑了一声,“怎么了?”
温棠一双眸子水盈盈的,问他,“你怎么过来了?”
她这是迷糊了,谢无宴哑然失笑,声音温和的紧,“温姑娘,这貌似是无宴的军营。”
“那……”温棠将手中的图纸放下来,提起裙角欲离开。
可谢无宴动作比她更快,他略一伸手,动作轻柔地按住少女的肩,“可看出什么来了?”
她手中的图纸是南疆驻扎营地的方位,经他一提醒,温棠才想起来正事,她眉眼有些懊恼,她今晚都没有饮酒,怎么还先“喝醉”了,这完全不像平时的她,她将图纸展开,指尖指了一处地方给谢无宴看,“南疆军营的驻扎地在三十里外,他们的粮仓则是在玉山谷下,我记得一年前玉山谷上建了三条水坝,分别建在谷口,山前跟平地。”
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1]。
朝宁八年,边关大旱,百姓们收成不好,因此温棠跟谢无宴向周衡提议了水渠灌溉,想用这样的方法改善百姓收成,或许今时今日这个大坝还有别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