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很大,太后的声音并不高,身侧的女官听清楚,安排宫女寻春晓。
春晓,“。。。。。。”
她的耳朵好使,没等宫女找来,悄悄的整理衣裙。
宫女带春晓起身,很好,春晓成了大殿内最亮的显眼包,路过爹爹拍了下爹爹肩膀以示安抚。
孙侍郎看在眼里,眸子微动,目光随着杨姑娘移动。
春晓一步步走到大殿最前方,这片区域是皇子的位置,春晓走的并不快将所有皇子看了一遍。
春晓数了数少一位,只能是那位养病的六皇子。
春晓站定行大礼,“臣女杨春晓,叩见太后,愿太后长乐安康,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春晓按照封嬷嬷教的规矩,规规矩矩见礼,她习武对身体控制力强,各种礼仪做的十分标准。
大殿内的烛光很亮,太后依旧只能看到个人影,身子向前倾也没看清。
太后招招手,“声音很清亮,一听就是个健康的姑娘,快上前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春晓看向身侧的女官,女官上前一步引路,春晓跟着走上台阶。
圣上的神色看似笑,笑不达眼底,皇后眼底嘲讽,贵妃看向儿子,领会到儿子的意思,贵妃拿起酒壶倒酒。
太后终于看清春晓,春晓最近被封嬷嬷按着做皮肤保养,封嬷嬷有双化妆的巧手,现在春晓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红血丝。
她本就有酒窝,酒窝处沾着一颗珍珠,眉心坠也是珍珠,为她清秀的模样增添不少光彩。
老太后就喜欢健康的姑娘,抬手摸了摸春晓的脸,“哎呦,酒窝是真的。”
春晓没感到太后慈爱,只感觉到铺面的算计。
太后侧过头看向儿子,“哀家听说你给这丫头的封赏是一副嫁妆?”
圣上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好,母亲出身低,母族不能帮他还拖后腿,母亲更是一心为母族拉好处。
现在他大权在握,更不喜欢舅舅等人,要不是他们是天然的盟友,他早已咔嚓了母族。
圣上不吭声,太后脸上难过,“哀家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日。”
圣上心里腻歪,母后能成为最尊贵的人因为他,他算计一回,好家伙儿子们还没动,老太太倒是先蹦出来。
圣上扫过几个儿子,打消疑虑,儿子们更想得到杨春晓,而不是推给太后的母族。
皇后轻声开口,“母后,圣上按规矩赏赐,您听错了。”
老太后不高兴,她不喜欢出身高贵的皇后,皇后母族强大,她摆不了婆婆的派头,儿子也不向着她,这些年在后宫一点宫权摸不到。
贵妃端着酒杯上前,“这丫头说过要招赘,还要找个模样好的,圣上送的不是嫁妆,而是聘礼,就是不知道便宜哪一家的小子了。”
圣上诧异,贵妃和老二竟然没打杨春晓的主意?又看向微变脸色的皇后,杨春晓的话不是秘密,皇后刚才没说,因为不想彻底得罪太后,要为儿子拉拢更多的支持。
现在让贵妃抢了先,皇后落了下风。
一时间,圣上的神情越发莫测起来。
春晓老神在在的站着,好像谈论的不是她,她还有心情分析,二皇子和大皇子都不想让她入后院,因为两个皇子聪明,他们清楚爹爹只要在西北,她就不会入皇子后院。
哪怕圣上设了局,两位皇子也没乱一丝分寸。
皇后和贵妃一直打的是高端局,她们了解皇上,更了解自己的儿子。
春晓余光扫过嫔妃,有几位嫔妃变了脸色,嗯,这些才是想让她入后院的人。
春晓还有心思走神,太后死劲抓着春晓手,可见老太太被气得够呛。
太后的想法很简单,她也清楚娘家什么德行,所以想扒拉一个好媳妇到母族,杨春晓今日能研究天花,明日再立功那就是夫婿的功劳。
太后咳嗽两声,转过头看向春晓,浑浊的目光没有慈爱,只有威慑,“你真说过招赘的话?”
春晓见太后松开她,恭敬的行跪拜大礼,“父母成亲五年才得臣女,如珠如宝养大臣女,家族不许臣女以女儿身担起二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