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那些讥笑的话语,如今像被风吹散的尘埃,再也找不到痕迹。
如修也第一次觉得,弟弟的声音这么动听。
每一个音节都像是暖流,缓缓淌进心里。
那曾经让他觉得吵闹的声音,此刻竟如此悦耳,如此亲切。
一点也不吵。
他听得入神,听得欢喜,听得眼眶发热。
他笑着答应:“好啊,如修给你当大马。”
说完便蹲下身子,拍了拍自己的背。
动作虽笨拙,却格外认真,生怕弟弟不满意。
两兄弟抱成一团,画面温暖得让人心头一热。
夜风似乎也为之停驻,连那昏黄的灯笼光都显得格外柔和。
老和尚站在一旁微笑点头,君书则轻轻合十,低声诵了一句佛号。
这一刻,仿佛连天地都在见证这份纯粹的手足之情。
经过这事,如祈心里好像变了点。
他在寺中待了这些日子,每日听经礼佛,见僧人慈悲度人,也亲眼目睹众生苦难。
师傅曾牵着他走到山巅,指着山下村落说:“你看,每一家都有苦处,可他们仍彼此扶持,这才是人间真情。”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如修的沉默与付出。
他不再嫌弃如修。
不再觉得哥哥动作慢就是愚蠢,也不再嘲笑他说话结巴、做事呆板。
相反,他开始察觉到那种笨拙背后的坚定与温柔。
那是任何人都无法伪装出来的真心。
反而开始喜欢这个哥哥了。
喜欢他每天默默为自己端来的饭菜,喜欢他在雨天特地送来油纸伞,喜欢他半夜起来帮他盖被子。
这些细微的关怀,以前视而不见,如今回想起来,竟如星光般闪烁心头。
可从小没人教他叫“哥哥”,那两个字卡在嘴里,还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他张了张嘴,喉咙微微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轻轻的“如修”。
但他握住了如修的手,握得很紧,仿佛在用行动代替语言。
而如修,依旧笑着,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力回握住弟弟的小手。
君书把小如祈送回来后,静静地转身,脚步轻缓地朝着东厢房走去。
他的神情一如既往地沉稳,仿佛刚才经历的一切都未曾在他心中掀起波澜。
夜风拂过廊檐,吹动他衣角的一角,但他并未停下,只是稳步前行,身影很快隐没在东厢房昏黄的烛光里。
另一边,云柳正在屋内整理衣物,忽然察觉秋霜不在房中,心头猛地一紧。
她环顾四周,掀开帘子探头查看,却依旧不见人影。
她的脸色瞬间发白,几乎立刻就猜到——老夫人定是偷偷去了后山,去找如祈少爷了!
想到此处,她手一抖,手中的帕子落在地上也顾不上捡,转身就要冲出门去禀报姑太太,生怕晚一步便会出什么大乱子。
可她刚踏出房门,脚还没完全跨过门槛,一道高大的身影便突兀地挡在了她面前,正是君书。
月光洒在他脸上,映出一张冷峻而镇定的面容。
他抬眼看了云柳一眼,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别慌,不必惊动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