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古代胎穿推荐 > 第285章 政通人和(第1页)

第285章 政通人和(第1页)

林岁安提出的工分代税与荒地悬赏令,政令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布告,加盖县尊大印,由衙役敲锣打鼓,在县城四门及各大流民营地张贴宣读。

同时,韩彦派出的快马也带着详细的政令文书与沈文渊的亲笔信,驰往湖州府城。

起初,流民与乡绅们多是怀疑与观望。

“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免稅?地白种三年?怕不是官府的诱饵?”

“那些老爷们精得像鬼,能白白便宜我们?”

然而,箬溪村再次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在林四勇的主持下,林家联合村中几户家境稍好的人家,率先吸纳了四十余户手脚麻利、背景清白的流民作为佃户或雇工。

主要照料那些需要精耕细作的桑林,并着手在村后一片贫瘠的碎石坡上,尝试开垦“悬赏令”中的荒地。

几乎同时,县城内以赵员外为首的几家大户,在韩彦亲自“拜访”和陈说利害后,也半推半就地开始尝试。他们拥有大片林地桑园,以往树下空间确实浪费,如今能抵税赋,何乐而不为?

当人们看到箬溪村的流民终于能通过正经劳作换取一家温饱,看到赵员外家林下的豆苗破土而出,那份怀疑迅速被求生的渴望取代。

地主乡绅们纷纷行动,清点自家“边角之地”,挑选老实质朴的流民。以往被驱赶的流民,如今成了被“争抢”的劳动力,虽然地位依旧低下,但至少有了立锥之地和明确的盼头。

按照官府划定的区域,一队队由乡勇护卫、或由小地主组织的垦荒队,向着那些以往无人问津的贫瘠山丘、滩涂地进军。

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嘿呦嘿呦的号子声,热火朝天。

林岁安说的水域河网,在懂得水性的老农指导下,流民们开始有组织地采集菰米、菱角,挖掘河泥肥田,甚至在浅水区尝试围堰养鱼。

郑主簿在韩彦的高压之下,效率惊人地核算着各家申报的工分代税额度。

胡县丞则忙着给新成立的炭窑、石灰窑、编织队登记造册,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内心却因看到了稳住局面的希望而少了几分惶恐。

沈文渊在韩彦和林四勇的陪同下,骑马巡视。看着田野山间那一片片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看着流民脸上不再是麻木等死而是带着一丝专注劳作的神情,他心潮澎湃,忍不住对身旁的韩彦叹道:

“韩县尉,看见了么?这便是政通人和之力!林主事一策,竟有如此回天之功!若非亲眼所见,本官实难相信。”

韩彦的目光掠过那些在乡勇指挥下奋力开垦的身影,微微颔首,眼中亦有感慨:“县尊所言极是。此策之妙,在于它将所有人的力气,都拧到了一根绳上,朝着活下去这一个方向使。人心可用,则万事可为。”

与此同时,湖州府城。

知府衙门内,知府仔细阅罢沈文渊的来信及附上的政令细则,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久久不语。

堂下几位幕僚议论纷纷。

“大人,此策虽看似巧妙,然轻易减免税赋,恐损朝廷岁入,此例一开,他县效仿,如之奈何?”

“况且,将荒地许民垦殖,三年不征,是否过于优渥,易生豪强兼并之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