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鉴宝无双叶无双短剧在线观看 > 第153部分(第4页)

第153部分(第4页)

不过话说回来,马昌平也觉得有些尴尬。

他在这之前不也是放话说,什么玉器是他不能雕刻的,现在看来这墨玉他还真下不来手。

“不对,这不是墨玉,颜色泛着红。”马老叫了一声。

听到这话,马昌平赶紧凑了过去。

确实,这墨玉的外表如同云梦山黑陶一般,漆黑如墨。但是内里却有着红色,不仔细看,根本没法发现。不过这红色却并没有影响到墨玉的外观,反倒使得整块玉变的更加深邃,更加吸引人。

远远的瞧过去,这墨玉就像是黑洞一样,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的眼球。

“血玉!”马老看了半晌,这才喃喃的吐出个词。“这是血玉。”

原本墨玉就相当的稀有,再加上又经过驴血的浸泡,这玉自然更加的珍贵。

说它是价值连城都算不上什么,这块墨玉绝对是独一无二。

“小伙子,听说你想用它来刻个章子?”马老问道。“你打算想要用什么样的流派来刻?”

流派?

杨浩不懂。

玉雕也是分流派的,粗略可以分为南北玉雕,但是要细细分来足有四派。

北京、海派、扬州和南阳四派。

派派各有不同。

北京玉雕的技艺源远流长,深厚精湛,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尤以俏色见长。

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当下玉雕艺术中有很强的影响力。是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的派系。海派玉雕的真正贡献在于“海纳”和“精作”。它的“海纳”包容万象——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和剪纸、当代抽象艺术。

而扬州的玉雕大师善于依照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首先构思出玉器的造型,然后才进行仔细的雕琢。

南阳的玉雕艺人挖掘、整理传统技艺,吸取外地经验,也使得工艺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以技巧的灵活及色泽显贵著称于世。

要是笼统一点说,就是南北派别。

北方工艺多用简练刀法表现,通常在玉石上留出较大面积,形成‘疏可跑马、细不透风’的特点,寥寥几刀,就可以讲人物花鸟动物的造型,勾画的淋漓尽致。

南方工更求极致、完美,为了一件精品可以牺牲不必要的部分;而北方工多“惜料”,尽量保留玉料的完整。

马老问杨浩打算用什么流派来刻章子,就是这个原因。

毕竟人家求上门的,你要对别人负责不是?

“这得马老您做主。”杨浩笑了起来。

听到这话,马老也禁不住满意的点了点头,算这小子识相。

第374章南北雕工(四)(完)

第375章南北雕工(五)

杨浩既然是奔着马老的名头来的,怎么会因为雕刻的手法不同而退却?

再说了,北京就是中国的玉器中心。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他自己也看过北京玉器厂曾经雕制过一对火柴盒大小的“龙凤呈祥”佩。

玉佩的体积虽然如此之小,但还是精细地雕成了浮琢的龙、凤、蝴蝶、双喜等图案,于方寸之中感到了异常的深远。另一件杰作是“盗仙草”:白娘子红装素裹,于飞奔追逐之中口衔一株黑灵芝,令人叫绝的是,玉雕中的颜色全是利用玉石的原色。

这两件都出于马老的之手。

对于马老的技术,杨浩自然信得过。

“你想刻章子,上面有什么字么?”马老拍着墨玉问道。

刻字?

杨浩还真不知道该刻些什么。

“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