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宿敌登基为帝之后百度 > 第58章(第2页)

第58章(第2页)

从前如此,往后更如此。

她自己便可撑起门楣,无需依附他人。上天既给了她这个机会,她如何能不珍惜?

顾宁婉是知道妹妹的决心的,这样的话语,在家中妹妹也只告诉过她一人,她会好生保守。

区区情爱,顾宁婉不再问。她也盼着熙儿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顾宁婉轻举酒盏:“一路小心,事事顺利。”

顾宁熙回以一笑:“多谢阿姊。”

……

在仁智宫督建工事的日子清净而又舒心。虽远不及在京都舒适,但顾宁熙闲暇之余遥望那蔚蓝天幕,心境很是安定平和。

离开了朝中的波谲云诡,日日与工事打交道,得闲时顾宁熙也常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今日散值早,她仔细装好了木雕,在仁智宫外不远的河畔寻了块大石坐下。

日色明朗,马蹄声由远及近。

“表兄!”顾宁熙含笑对来人招手。

孟庭近日去西山军营换防,特意绕了一段路来看顾宁熙。

离家大半月,顾宁熙还是初次见到京中的亲友。

孟庭给顾宁熙捎了不少东西来。孟夫人满满当当收拾了两个包袱,从春衫到糕点,再到鞋袜,生怕顾宁熙在行宫冻着饿着。除此之外还有一封家书,孟夫人在嫁人前便是识文断字的。

“你在这里怎么样了?”时间尚宽裕,孟庭能多停留两刻,与顾宁熙说说话。

顾宁熙自然一切都好,她央表兄对给自己讲讲近来京中发生的事。

她在这里,消息格外闭塞。

孟庭便挑紧要的朝政说了些,眼下的朝局,无外乎是东宫与昭王府相争。从去年昭王府设文学馆开始,网罗了不少人才。昭王府势盛,陛下难免忌惮。陛下偏向太子,大晋江山才定,朝中政局更迭必定要稳当。东宫又有淮王府扶持,占得上风。

嗯。

孟庭犹豫片刻,又道:“近来京中有一些流言,道陛下能坐拥天下,是因为昭王殿下战功无数,打下了半壁江山。”

虽是事实,但如此摆在明面上,可想而知陛下心中的不悦。

顾宁熙抿唇,昔年高祖起兵,将家业传到陛下手中。大晋立国之初,中原尚分裂。是陛下坐镇中军,太子与昭王殿下一同领兵。只不过后来局势渐稳,陛下便留储君在京都掌政。环伺在大晋周围的各方势力,皆是昭王殿下一一平定。就算不提汜水关昭王殿下一战擒两王的功绩,也不提昭王殿下一战破薛举、夺陇右,单说临危受命、收复晋州灭西秦这一项,便足够昭王扬名立万。

“这些流言是谁传的?”顾宁熙开口。

“消息芜杂,很难有定论,不过——”孟庭道,“年后,昭王府的几名文臣以不同名目被遣出京,韦范韦大人还是昭王殿下上书才保下的。尔后京中便有了这些流言。”

前后相连,很难不让人以为是昭王殿下自恃功高,对陛下与朝廷有所不满。

这是诛心局,挑拨的便是昭王殿下与陛下父子间的关系。

帝心难测,去年初昭王殿下初回京时,太子在京城一枝独秀,培植了不少势力。所以陛下有意以昭王府制衡东宫,况且以昭王不世功勋,陛下也不能不厚赏。可一旦陛下察觉到昭王的威望远超乎他预料,甚至威胁到帝位,陛下怎可能不出手压制?

京都风向变化,委实太疾了些。

顾宁熙叹口气,昭王殿下设文学馆,还有在尚书省的一系列政令,也确实有些冒进。

孟庭道:“但陛下还在为昭王殿下挑选王妃,仍旧关切他的婚事。”

这也是顾宁熙稍稍安心的地方:“若是寻常武将功高震主,在历朝历代恐怕都难得善终。但昭王殿下毕竟是陛下的爱子,陛下疼爱他多年,仍就是在乎他的。”

哪怕陛下当前放任东宫与淮王打压昭王府,但一旦他们危及昭王殿下性命,陛下也绝不会姑息。

尽管未卷入党政,但在朝为官,孟庭也须得留心朝中动向:“我还听说,淮王府一直有意拉拢武安侯。”

武安侯乃玄甲军三大主将之一,归顺昭王殿下还未满五年。与另外两人相比,确实是最有希望策反。

孟庭不确定道:“但我想,应当没那么简单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