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殿下灭了淮王府的威风,她心中也觉得不错。淮王殿下是一向骄于众人,内举不避亲。虽说淮王府不乏有学识者,但不谈资历与政绩保举,朝中人难免有微词。
她不知不觉又想起从前和昭王殿下一起击鞠的光景,说起其中几场赛事,昭王殿下竟还有些印象。
夕阳的余晖落在二人肩头,顾宁熙握着手中还剩一半的果饮,想着就这般如常相处下去便很好。
无需刻意避开,以昭王殿下厚待身边人的性子,就算来日登基,也不会拿她这个太子中允怎样。
她打定主意,无论日后登上帝位的是谁,只要攒足了政绩,她便可求一道外放的旨意带母亲离开。宣平侯府不需要两位主母,想来沈夫人也会乐见其成,促成此事。从此天高任鸟飞,她到地方任上也可以真真切切为百姓做出些实事。
顾宁熙眸中带笑,觉得此事并非痴心妄想。不过有一点,她得小心瞒住自己的身份,万不能露出一点端倪。
瞧身畔人心情不错的模样,陆憬也不自觉随她浅笑:“有什么高兴事?”
“殿下今日赢了马球赛,算不算?”她玩笑一句,“殿下也不摆庆功——”
话语戛然而止,陆憬好奇看他,却见顾宁熙对他比了个噤声的动作。
他们是靠街中央的位置,两边无建筑可遮挡。
顾宁熙飞快收起杨梅饮,在母亲目光望向这边前,急中生智避到昭王殿下身后。
陆憬也看到了不远处的顾夫人,哭笑不得。
“行了,你心虚什么?”
确认母亲已经先上了马车,顾宁熙方松口气:“臣没有啊。”
她打发去*买油酥饼的小厮也差不多该回来了,顾宁熙与昭王殿下告辞。
临分别前,陆憬道:“明日记得到王府。”顿了顿,他补充一句,“本王命人替你寻了些农书。”
顾宁熙忙答应:“多谢殿下。”
陆憬目送她离去,回眸时才发现王府的车驾已赶到近前。
孙敬含着笑,陆憬颔首:“回府罢。”
……
绣云坊新到了一批料子,孟夫人今日选了好些。
烛火下看绸缎,其上的纹样更见精致华美。
孟夫人从中翻出一块柔软的缎料,预备给顾宁熙做两套新的束胸。
她吩咐丫鬟去取软尺:“正好你在,可以量一量胸前尺寸。”
“不用了吧,”顾宁熙往后避开,“就按原来的尺寸就行。”
“那可不好。”孟夫人摇头,目光落在女儿身前,“有了变化,尺寸不合适总不舒服。”
说话间,侍女在外叩门,按夫人交代送来了宵夜。
摆在顾宁熙面前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枣姜汤,每月雷打不动。
孟夫人将日子记得比她还清楚:“这两日快来月事了吧?多喝些姜汤,才能养气安神。”她叮嘱道,“虽说近来天热,但那些寒凉之物一定要少碰,月事前后马虎不得。”
在侯府时孟夫人将女儿养得妥妥当当,就怕到了外头她由着自己的性子。
“还有,六月时节值房快要供冰了吧?记得将冰鉴放得远些。就算到了三伏天也不要太贪凉,冰镇的饮子更要少喝。”
孟夫人并不是担心女儿性子养得娇气,事实上若有条件,女儿家本来就该娇养着的。只不过那冰不是好东西,吃多了寒凉之物对身体不好。
“孩儿都记着呢,母亲放心吧。”顾宁熙心虚地答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