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好好活着是谁写的 > 第7章 坚毅无畏险阻(第6页)

第7章 坚毅无畏险阻(第6页)

把贫困当做一种财富

生前没有经历困难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有人问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一位跟他学画的青年将来能否成为一位著名画家。那艺术家回答道:“不,决不可能!他每年有着6000英镑的收入呢!”这位艺术家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而在富裕境况之下很难产生有为的青年。

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不要以为富家的子弟,得到了好的命运。大多数的纨绔子弟,做了财富的奴隶,他们不能抵制任何的诱惑,以至陷于堕落的境地。要知道,享乐惯了的孩子,决不是那些出身贫贱的孩子的对手。一些穷苦的孩子,甚至穷苦得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的孩子,成人之后却成就了大事业。一些普通学校一毕业就投入企业界的苦孩子,开始做着非常平凡的工作。可这些苦孩子,也许就是无名的英雄,将来能拥有很丰富的资产,获得无上的荣誉。”

为脱离艰难的境地而努力挣扎,是去除贫穷的唯一方法,而这一件事最能造就人才。如果人类社会的成员一生下来口里就有一把调羹,就不需要因为生存的压迫而去工作,那么恐怕人类文明直到现在还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人类就无法走出她的孩提时代。

许多获致成功的卓越人物,比如发明家、科学家、大商人,企业家、政治家,都是因为受了贫困的刺激,努力向前,从此发展他们的才干,才成就其伟业的。

在美国,有好多来自外国的移民,他们并不精通英文,也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既没有朋友的相助,也没有优裕的生活,可是他们竟然在美国获得了显要的地位,拥有巨额的资产。这些成就,足以使家境富裕、知识丰富而最终默默无闻的人自惭形秽!

伟大人物无一不是经由苦难而造就的。一个人如果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就无法战胜困难,也就决不会有什么发展。俗话说得好:“生前没有经历困难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如果一个年轻人从出生到长大,一贯依赖他人,从不想为自己的面包而奋斗。这样的青年,会白白地送掉他的一生,好不可惜!森林里的橡树之所以高大挺拔,是由于它和狂风暴雨作斗争的结果。

贫穷就好像我们健身房里的运动器械,可以锻炼人,使人体格强健,所以,贫穷是我们努力奋斗最有利的出发点。安德鲁·卡内基说:“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贫穷本是困厄人生的东西,但经由奋斗而脱离贫穷,便是无上的快乐。

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起初也不过是个穷苦的店员,赚着每年50英镑的工资,他后来说:“的确,极度穷困所激发的雄心比较来得切实而有力。”

如果一个青年人的境遇不逼迫他工作,让他感到生活上的满足,那么他就不会再努力奋斗。工作上的努力,一方面固然是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一方面却是在发展自己的人格,造福人类社会。当然,有的人往往只为自己而奋斗,他的努力也仅在求得满足自己的渴望。

一个生活优裕的命运宠儿说:“一早就起床工作,有什么意思呢?我将有财富来临,尽可享用一生呢。”于是,他翻过身来,再睡一觉。而惟有那些无所凭借、无所依赖的孩子,一早就起床,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知道,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再也没有第二条出路。他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有力者垂青,只有靠自己,为着自己的前途而努力。

但狡黠的大自然就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了发达人类的目的。大自然偏爱那些努力奋斗的孩子,给他们高尚的品格、富足的资产和优越的地位。

自然更给人以绝好的机会,使得每个人在经验的大学里,受多年的训练,以完成其工作。至于经努力得来的资产,所享的荣誉,不过是意外的收获。大自然跟在人的后面,以巨大的代价,来报偿那些奋发有为的青年。

心灵小贴士:

贫穷的家境不一定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它也未必就是成功的绊脚石。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他是否真正付出了努力。

弱者回首能变强

逆境,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身陷逆境,每个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有的人习惯诉苦,有的人愿意乞怜,有的人会自暴自弃,而有的人则会奋力自救。当然,你选择怎样的态度,也就选择了最终的结果。

诉苦至多博得几滴同情的眼泪,在你想得到别人同情时,你从内心已让自己低人一截了。

乞怜可能连同情也得不到,得到的是数不清的白眼。

自暴自弃更是下下策。本来还有突围的可能,但因为自暴自弃而失去了这种可能;本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因为自暴自弃而让机会从眼前溜走。

那么,只有自救才是你摆脱逆境的唯一方法。唯有奋力冲锋,杀开一条血路,才能求得海阔天高的生存空间。当别人帮不了你,上帝也无法救你之时,你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麦克曾经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因为一夜之间,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这可是祖父留给他的遗产啊!

他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麦克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黯淡无光了,一双没有光亮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麦克在外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

他漫无目的地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麦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麦克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

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只要眼睛不失去光泽,心灵就永远不会荒芜。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但在这时,与其悲伤流泪,还不如依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发展,境遇自然就会逐渐好转。

许多事实证明,在逆境中,只要你不让自己消沉颓废,环境是不能把你击倒的。

也许困难多于幸福,磨砺多于享乐。面对困难和死亡,人不能倒下,要努力挺起,哪怕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哪怕你已弱小得奄奄一息。

《动物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迁徒的野牛在行进途中,突遭数只猎豹的袭击。刚才还是悠然自得的牛群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惊恐得四处奔逃,躲避着猎豹,逃脱死亡。一只只野牛在奔逃中被扑倒,没有搏斗,挣扎也是那样有气无力,只是哀鸣了一声,即成了猎豹的食物。就在我为野牛大叫惋惜时,突然,一只看似弱小的野牛,就在快被猎豹追上的刹那,突然停住,全身奋力后坐,努力将身体的重心后移,奔跑的四蹄成了四条铁杠,直直地斜撑在地上,身体周围随即腾起浓浓的尘土,如同爆响的炸弹掀起的浪。在这生与死千钧一发之际,这只小小的野牛停住了,我的心旋即提到嗓子眼。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急停下来的小牛,不但没有被猎豹吓倒,反而转过身来,愤怒地沉下头,扬起头顶上那一双尖尖的硬硬的角,猛抵冲过来的猎豹。那只不可一世的猎豹,还没有看清眼前发生的一切,就被野牛尖角抵住了身体、扎进了肚子,猎豹被高高地扬起,抛向空中。顿时,情况急转直下,奔逃的野牛们还在拼命地奔逃,而制造死亡的其它猎豹却惊呆了,先是顿立,继而掉头逃走。

被猎豹追捕,多么惊恐万分,面临死亡回首痛击,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野牛是动物世界中身体强壮而眼大胆小的群体,又是生存中求实惠缺乏灵性的动物。在这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它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逃跑。逃跑的路线又是那么的单一,不管前面是沼泽、丛林,还是高山、断壁,一个劲地往前冲。跑的是一条直线,往往成了猎豹最好的捕捉品。而一旦被捉住,只有任其猎杀。自然的本能,拙劣的求生,悲惨的结局。我不知道为什么唯有那只小野牛不像它的父母兄弟姐妹,不以奔逃求生,而选择以战而生的方式——回首痛击,战胜死亡。

人生苦难和磨砺多多,面对困难和死亡,哪怕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即使你已经奄奄一息,也要记住:弱者回首能变强。

心灵小贴士: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但在这时,与其悲伤流泪,还不如依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发展,境遇自然就会渐渐好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