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令卢象升双拳骤然握紧,低声吟出梅尧臣的《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描绘的正是这般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人间辛酸!
卢象升心中,一股郁愤之气勃然升腾:
仙朝未来若继续由视民如草芥、只顾自身安逸的官员治理,他们……真的会把百姓当人看吗?
义愤难平之际,又一辆马车缓缓驶近,并在他们身侧减速停下。
帘栊掀开,露出英国公张维贤的面孔。
“雪深路滑,行走不易。”
张维贤声音平和:
“孙大人、卢知府若不嫌弃,可愿与老夫共乘一程?”
卢象升与这位勋贵之首素无深交,本能地便想婉拒。
然他侧目一看,孙承宗气息已显急促。
卢象升年轻力壮,走远路尚不觉如何,可孙先生年事已高,又经方才一番心神激荡,再走下去恐难支撑。
他略一迟疑,拱手道:
“如此,便叨扰国公了。”
二人登上宽敞的马车。
车内暖意融融,与车外恍若两个世界。
张维贤之子张之极也在车内,向二人见礼。
卢象升不免有些担忧,对方与他攀谈内阁议事的敏感话题。
孙承宗却甫一坐定,主动开口与张维贤谈笑风生。
从京中雪景说到往年旧事,从养生之道聊到书画鉴赏,竟是丝毫未提及即将举行的议事,也无一字涉及朝局。
英国公张维贤心照不宣,全程只陪孙承宗闲话。
一旁静听的卢象升,不免对先生的圆融与智慧更是敬佩。
待马车抵达宫门。
四人相互谦让,气氛颇为融洽地继续同行。
然而,他们刚踏入宫门不远,走在前面的张之极忽然发出声惊呼。
卢象升与孙承宗几乎同时抬头,循所指方向望去——
“那……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