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琏当时也在奉天门广场,亲眼目睹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不久,整个京城的注意力,都被“仙缘”、“长生”吸引。
被关在大理寺狱的袁督师被人彻底遗忘。
何况眼前这个无名无姓的小木工?
唯独刘侨没忘。
该案明面上由李若琏主办,但最终的责任,还是由刘侨这个指挥佥事担负。
在刘侨看来,木工已然成了烫手山芋。
无论陛下是否改变心意,将来袁崇焕被释放还是被处死;
这个活着的、明显被屈打成招的木工,都可能成为攻击他刘侨办事不力、构陷忠良——如果袁崇焕被平反——的把柄。
灭口,是最干净利落的选择。
故李若琏此刻拿着的,就是刘侨派人送来的口信。
上面白纸黑字,命令他即刻将木工毙于杖下,并在刘侨准备好的、一份内容详尽的“认罪口供”上签字画押,将此案彻底了结。
李若琏看着纸条,又看了看刑架上气息奄奄的木工,心里五味杂陈。
二十出头的他,面容依稀带着少年人的锐气,眼神却透出超越年龄的沉重。
第二十三章李若琏的自嘲
“刘佥事为何不亲自来下令?”
李若琏抬起头,看向站在旁边,满是倨傲与不耐的两个锦衣卫百户。
他们是刘侨的心腹。
其中一名百户皮笑肉不笑地回道:
“李千户,您觉得呢?”
“千户大人,该办事了。”
另一人更是不客气,直接上前从李若琏手中抽走那张纸条,扔进旁边用来烙刑的火盆里。
纸条瞬间蜷缩、焦黑、化为灰烬。
李若琏心中了然,冷笑道:
“当然不能来。以免留下痕迹,日后不好推脱。”
“千户大人这回可想错了!”
烧纸条的百户嗤笑一声,带着几分炫耀道:
“咱们刘佥事可不是怕留痕,他是去服仙丹了!没空亲自来料理这点小事。”
“仙丹?种窍丸?”
李若琏露出惊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