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愧是咱的种!”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那个意气风发的朱棣,竟是忍不住喝彩了一声。
那股子马上得天下的悍勇之气,简直跟他年轻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可随即,他又反应过来,这老四,造的是他朱家自己的反!
一口气堵在胸口,朱元璋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想骂,却又不知该骂谁。
然而,天幕的话锋,再次一转。
【但建文帝最大的敌人,并非兵强马壮的燕王朱棣。】
【而是他手下那位,拒绝了丞相之位的首席谋臣,木正居。】
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在了解这位传奇首辅如何颠覆乾坤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一个几乎被历史尘封的秘密。】
【洪武二十一年,时年十六岁的木正居,已连中五元。】
画面回到了洪武年间,一个意气风发的青衫少年,手持乡试、会试的捷报,在一片恭贺声中,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回家探完亲的他要去参加最后的殿试。
去摘取那颗读书人毕生追求的,最璀璨的明珠。
【县试案首,府试案首,院试案首,乡试解元,会试会元。
距离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六元及第”神话,他只差最后一步。】
第17章唯一造反成功的王爷,他爹看了都说好!
奉天殿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即将见证一个传奇的诞生。
然而,天幕的画风,却陡然变得阴沉。
连绵的暴雨,冲垮了官道,少年木正居的马车,深陷泥泞之中。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以及背后某些不愿看到一个北方士子再度登顶的人心之恶,让他完美地错过了殿试。】
画面中,浑身湿透的少年,疯了一般地在泥水里推着车轮。
可直到马的背影消失在雨幕,车依旧纹丝不动。
而当他披星戴月,满身泥泞地赶到京城时,殿试早已结束,黄榜高悬。
那个春风得意,以为天下尽在掌握的少年天才,就那样呆呆地站在榜下,任凭人来人往,指指点点。
【他连一个进士的功名,都没能得到。】
这一幕,让天幕外所有读书人,都感同身受地心头一窒。
这是何等残酷的打击。
【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子,一度陷入了巨大的迷茫。
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圣贤之言,甚至开始怀疑,这个污浊不堪的天下,是否还值得去拯救。】
画面中的少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田埂间,教着孩童们读书的教书先生。
【自错过殿试后,他蛰伏了整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