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我说,“让他随时来。”
他坐下喘口气,“我还打听到一件事。江陵郡有几家私塾,开始给学生供有机餐。虽然量不大,但要求极高,必须每月提交检测报告。”
“我们能出。”我说,“系统自带质检数据。”
他点头,“还有,城里几位贵妇组织了个‘食安会’,专门评测各家食材。如果能被他们列进推荐名单,等于直接打进高端市场。”
“这个会什么时候活动?”
“每月初八,在清和茶院。”
我翻开笔记本,把今天收集的信息一条条写下来:
1。高端消费者最看重“可溯源”和“无药残”;
2。包装规格以五斤、十斤为主,注重整洁美观;
3。府邸采买愿意尝试新供应商,但需要实地考察;
4。私人圈子影响力大,一个推荐能带动一批订单;
5。视频记录已是基本门槛,真实感决定信任度。
写完后,我抬头问李商人:“你觉得,如果我们主打‘每一口都看得见’这个点,能不能打开局面?”
他沉吟片刻,“能。但现在的问题不是你说什么,而是谁能替你说。没有人在上面说话,再好的东西也只能在底下转。”
“那就让人看见。”我说,“明天开始,每天发一条新的种植日记。不是剪辑过的,是完整的一整天记录。从早到晚,风吹雨打都不停。”
顾柏舟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维修报告。“线路没问题,是控制器受潮了。我已经加了防潮层,不会再出事。”
我看着他,“辛苦了。”
他摇摇头,“只要方向对,累点不怕。”
我指着桌上的笔记,“今天我们拿到了关键信息。城里人不是不吃好菜,是不敢信好菜。他们想要确定性,而我们能给。”
李商人问:“下一步呢?”
“召集所有人。”我说,“明天一早开会。我们要重新定义什么叫‘卖菜’。不再是把货送到门口就算完,而是让买家从第一天就知道这顿饭是怎么来的。”
顾柏舟点头,“我可以负责直播排班,确保每天都有人在棚里记录。”
“李叔,您继续跟进孙掌柜那边,争取尽快安排考察。”我说,“另外,帮我打听‘食安会’里有没有人用过百谷坊的产品。如果有,就是突破口。”
两人应下,起身准备离开。
我最后说了一句:“别再想着低价冲市场。我们要走的路,是让别人觉得不买我们的菜,是因为买不起。”
他们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
李商人笑了,“这话要是传出去,怕是要得罪不少人。”
“随他们去。”我说,“事实摆在那儿。我们的菜,本来就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
送走他们后,我坐在灯下,把所有信息重新整理一遍。系统弹出提示:【国内市场加速包】任务进度89%,完成信息整合即可解锁最终奖励。
差一步。
我打开平板,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高端市场策略”。把今天的笔记拍照存进去。
窗外夜色很深,屋里只有灯亮着。
指尖敲了敲桌面。
明天,该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透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