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热闹嘈杂的大教室里,今年才入校的大学新生,这会儿正凑堆叽叽喳喳,靠八卦拉近距离,正好混个眼熟。
“听说教我们历史的老师,是舒家的后人。”
“不对吧?我怎么听说,我们的老师姓洛?”
“消息落后了吧,的确是舒家的后人,跟洛家也有关系,就是至今都很有名的善堂的创始者的后代。”
哦,你说善堂我就知道了,都二十一世纪了,别的慈善机构都是什么基金会之类的,就这一家,几百年都不曾改名,听着就很朴实。”
“哈哈,我也这么觉得,名字基础,人家做的事情却不基础,每年接受善堂资助的人,都是数以万计的,而且人家还不整虚的,标注的多少,到资助者手里就是多少。”
“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管理的,经手的人也好几代了,愣是一个贪污的都没有。”
“我跟你好奇的点不一样,我只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怎么就能这么有钱呢?”
上课铃声响起,提着电脑进来的老师,只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就自顾地开始讲课。
“在外面就听到同学们的叽叽喳喳,看来也是爱八卦的,那边那对牵着手的,上课了,把手松开,今天我们讲一点有趣的内容。”
相貌昳丽的女教师点开自己的讲义,上面是两张看着很古老的照片。
“从照片里,同学们能从中看出什么?”
有关注过的同学大胆开麦:“老师,你怎么把情书带到课堂上来了啊!”
也有不明所以的同学:“情书?这不是遗书吗?”按照信的内容推测,写信的人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很可能是快死的时候。
说着两封信是情书的那个同学无语地看了‘遗书’同学一眼,做人怎么可以这么无趣。
讲台上的老师包容地看着大胆发言的同学们:“说是遗书,也对;说是情书,我觉得也没问题,只看个人理解。”
“可是写信的人和收信的人,历史记载,她们都是女的啊!”
这怎么能算情书呢?
“都是女的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花你的钱了?都二十一世纪了,怎么比老祖宗还古板,要包容地看待事情,懂不懂啊!”
“虽然没有古籍记载两人是伴侣,但两人关系绝对不一般。”
有同学好像发现了不一样的点:“两封信,算上标点符号,刚好九百二十个字呢,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巧合,这个数字,懂得都懂,要是真是故意的,那我可能磕到真的了。”
“说到这个,那个时代就有标点符号了吗?结合这位老祖宗的事迹,我感觉她应该是穿越者!”
“是吧是吧,你也这么觉得吧,虽然很多成果都是以她大儿子的手现世,但是她大儿子自己都说这些是他母亲最先提出的想法,一次可能是巧合,次次都是,也不能这么巧吧?”
“对呀,而且她的行事作风跟古代人很不一样,身为阶级,却没有其他权贵的傲慢,如果我能穿越过去见到她,应该也能相处的很好。”
“做什么美梦呢?还穿越呢?要穿也该是我穿啊!”
“……”
课堂才开始没几分钟,就引发同学们激烈地讨论,看着跟菜市场一样吵闹的课堂,讲台上的老师依旧淡定,反正每年都会有这出,她早习惯了。
“老师,听说你是洛家的后人,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可以跟我们分享?”
此话一出,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们求知(八卦)的眼神投向讲台。
年轻的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只顺着两封信为钥匙,正式开启历史的课堂。
九月的天气很好,窗外蝉鸣鸟叫,清风拂动窗帘,教室里年轻的学子生动活泼,果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