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高露露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她的短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上。
“王书记,还是没有进展,这可怎么办?”
高露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王正平转过身,接过文件,快速翻阅着,“不能就这样放弃,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
在反对者中,为首的是村里的老张头。
老张头是个倔强的老头,他家的房子是祖传的,说什么也不愿意拆迁。
这一天,王正平和高露露决定亲自去老张头家。
老张头家的院子里,一棵老槐树郁郁葱葱。
老张头正坐在树下的摇椅上,扇着蒲扇,一脸的不高兴。
王正平和高露露走进院子,王正平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老张头,我们又来啦。”
老张头瞥了他们一眼,“哼,你们别费心思了,我是不会搬的。”
王正平走到老张头身边,蹲下身子,“老张头,您先别这么坚决。咱们镇的发展是为了大家好,您看,新的房子条件多好,集中养殖也能让大家赚更多的钱。”
老张头把蒲扇一扔,“我不管,这房子我住了一辈子,有感情。”
王正平耐心地说:“我理解您的感情,但是您想想,您的孙子孙女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
老张头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
王正平和高露露无奈地离开老张头家,一路上,两人心情沉重。
“王书记,这可怎么办?老张头油盐不进啊。”
高露露叹了口气。
王正平停下脚步,望着远方,“我们再想想办法,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回到办公室,王正平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眼睛一亮,“对了,老张头不是最疼他的小孙子吗?我们从这入手。”
于是,王正平和高露露又去找老张头的小孙子,给他讲新学校的好,小朋友听得眼睛放光。
小孙子回去缠着老张头,“爷爷,我想去新学校。”
老张头终于有些动摇了。
王正平抓住机会,再次来到老张头家,“老张头,您就为了孩子,也考虑考虑啊。”
老张头叹了口气,“王书记,你可真是让我没办法。”
终于,老张头同意了拆迁。
这个消息传开,其他的反对者也开始动摇。
王正平和高露露趁热打铁,一家一家地做工作。
在一个闷热的夜晚,王正平和高露露还在村民家里,耐心地解释着政策。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
经过不懈的努力,反对者的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拆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观音镇的土地上,机器轰鸣,一幢幢新的建筑开始崛起。
王正平站在工地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
春风拂过观音镇,带来了新生的气息。
王正平书记早早地来到了集中养殖区的建设工地,他身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衣角被风吹得微微摆动。他的头发略显凌乱,眼中却满是期待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