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镇政府,王正平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严肃。
王正平严肃地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才吸引与回流工作进展不顺利,今天我们必须找出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有人提出:“王书记,我们的宣传力度可能不够,很多人还不了解我们的政策。”
另一个人接着说:“还有,我们的创业培训和指导也跟不上,很多人想回来,但不知道从何入手。”
王正平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渐渐有了思路。
“好,宣传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政策,创业培训这一块,马上联系专业的机构和人员,为有意愿回来的人提供培训和指导。”
然而,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王正平遇到了一些阻力。
一些镇里的企业老板担心吸引回来的人才会影响他们的生意,暗中给工作使绊子。
王正平得知后,十分气愤。
他找到这些企业老板,当面质问:“你们怎么能这样短视?人才回来只会带动整个镇的发展,对大家都有好处。”
企业老板们却不以为然:“王书记,您说的好听,可真到那时候,我们的利益受损怎么办?”
王正平义正言辞地说:“如果你们只看眼前的利益,不顾镇里的长远发展,那你们的企业也不会有未来。”
在王正平的强硬态度下,企业老板们暂时收敛了,但心里还是不服气。
与此同时,王正平还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了吸引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扶持等方面,但镇里的财政捉襟见肘。
王正平不得不四处奔波,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
在上级部门的办公室里,王正平诚恳地说:“领导,丰收镇的发展急需资金支持,希望您能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
上级领导却表示:“你们镇的情况我们了解,但资金有限,不能都给你们。”
王正平着急地说:“领导,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就差这临门一脚,如果没有资金,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经过多次努力,上级部门终于答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远远不够。
王正平又开始想办法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王正平的家人也对他的工作表示不理解。
他的妻子抱怨道:“你整天忙工作,家里的事一点都不管,孩子都好久没见到你了。”
王正平愧疚地说:“我知道对不起你们,但镇里的发展离不开我,等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王正平没有放弃。
他依然每天忙碌着,为人才吸引与回流的工作奔波着。
早春的清晨,微风中还带着丝丝寒意,阳光努力穿透云层,洒在丰收镇的大街小巷。
区委书记王正平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刚刚泛绿的树木,心中满是对人才吸引与回流工作的思索。
办公室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王正平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份最新的人才数据报告,上面的数字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我们镇的人才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必须要找到突破口。”
王正平自言自语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王正平决定亲自走访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他来到了村民老李家,老李一家原本靠着种地为生,但随着孩子长大,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都去了大城市打工。
王正平敲了敲门,老李打开门,看到是王书记,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王书记,您怎么来了?”
老李问道。
王正平微笑着说:“老李啊,我来看看你们,想和你们聊聊孩子们在外打工的情况。”
走进屋里,王正平看到简陋的摆设,心中不禁一阵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