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公务员都是从基层做起吗 > 第636章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第7页)

第636章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第7页)

决定做出后,王正平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下乡蹲点的工作。

他首先与各个乡镇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然后,他组织了一个工作团队,包括经济专家、农业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等,为下乡指导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准备工作的过程中,王正平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一些乡镇的基础数据不准确,需要重新收集和整理;一些乡镇的干部对发展缺乏信心,需要进行思想动员和培训,但王正平没有退缩,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王正平带着他的工作团队,踏上了下乡蹲点的征程。他们的第一站,就是金花镇。

王正平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金花镇。

迎接他的是金花镇的镇长和一群满怀期待的干部。

“王书记,我们可盼着您来啦!”

镇长紧紧握住王正平的手,脸上洋溢着热切的期盼。

王正平微笑着回应:“大家别客气,以后咱们就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了。”

站在镇政府门口,王正平环视着四周。

金花镇的街道略显破旧,房屋参差不齐,街边的店铺也有些冷清。

他心中暗暗感慨,这里的发展确实需要下一番大功夫。

镇长带着王正平走进了镇政府的办公室,里面的陈设简单而陈旧。

王正平不在意这些,直接问道:“先给我介绍一下咱们镇的基本情况吧。”

镇长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地介绍起来:“王书记,咱们金花镇总的面积不算小,有大概200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人口大概有3万多人,这里的自然资源还算丰富,有大片的山林和耕地,但是,正如您刚才看到的,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咱们发展的大问题,村里的路大多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别说通车了,人走都困难,产业方面也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靠种些传统的农作物,收益不高,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王正平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的信息。

“教育和医疗方面呢?”

王正平问道。

镇长叹了口气:“学校的设施比较简陋,师资力量也不足,医院就更别提了,只能看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稍微严重一点的病就得去县城。”

王正平皱起了眉头:“这可不行,孩子的教育和百姓的健康是头等大事。”

了解完基本情况,王正平决定先去村里转转。

镇长陪着他,一路上给他介绍着各个村子的特点。

他们来到了李家村,这是金花镇比较大的一个村子。

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有些已经年久失修。

王正平走进了一户村民的家中,院子里堆满了杂物,屋子里光线昏暗。

“老乡,家里就您一个人啊?”

王正平亲切地问道。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屋里走了出来:“是啊,孩子都出去打工了。”

王正平看着老人简陋的生活环境,心里很不是滋味:“您这日子过得不容易啊。”

老人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就靠那点地,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王正平又问了问老人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上的困难,老人一一回答。

从老人家里出来,王正平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他对镇长说:“咱们得尽快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接下来的几天,王正平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其他的村子。他看到了很多贫困的家庭,也听到了村民们对发展的渴望。

在走访的过程中,王正平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村里的土地虽然多,但是利用率不高,很多都闲置着,还有,一些村民想发展养殖或者种植特色农产品,但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王正平决定在村里住一段时间。

他住进了一户村民的家里,每天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吃饭聊天。

在和村民的交流中,王正平了解到了更多的细节,比如,村里的灌溉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还有,村里的年轻人虽然想回来创业,但是担心没有好的项目和政策支持。

王正平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记在了心里,他知道,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