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寒门首辅谢慎娶了几个女人 > 第248部分(第2页)

第248部分(第2页)

所谓隐户指的是为了躲避徭役赋税逃出本籍,不在当地官府名册上的黑户。

这些黑户在明初并不多,因为朱元璋打击隐户的力度很大,为此还发明了路引。官府抓到隐户后会严惩,逃籍成本太高逃籍的人自然就少。

但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到了晚明,很大一部分庄户人都逃籍成为隐户。为了生存他们往往寄附在当地缙绅地主田庄里,成为这些地主的家仆佃农。

虽然是佃农,但他们在当地官府并没有登记造册是实打实的黑户。但由于这些缙绅地主都是地方一霸,每次进行人口清查时地方官府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数量庞大的隐户便得以逃过清查,继续留在地主田庄。

明朝朝廷记载的官方人口和实际人口有很大出入,就是因为隐户的关系。

《明实录》记载的人口峰值约七千万人,实际却有近两亿。两者相差三倍,足见明代尤其是晚明隐户数量之巨。

正德朝时已经有了大量的隐户,但还没有晚明那么夸张。现在整治还来得及。

谢慎命卫所官军借着此次征发徭役的机会到这些缙绅地主田庄上进行人口清查,对瞒报隐报之人立刻锁至官府论处。

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因为隐户不用交税,这将导致朝廷税银大量流失。

。。。。。。

。。。。。。

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

不过,相较于缙绅地主找人代替徭役,隐户问题更难解决。

因为隐户的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即便动用全部衙门公人、卫所军队进入当地地主的田庄进行清查也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谢慎还是决定去做,因为他不去做就不会有人去做了。

归根到底土地问题是困扰所有封建王朝的难题,大明也不例外。

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大明国运将会蒸蒸日上。

好在此番清查的只是直隶、山东,并不是全国性的。饶是这般地方官府和卫所军队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清查出三百万隐户。

这可是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三百万人,朝廷一年得少收多少税赋?少征发多少徭役?

那些逃籍的隐户免除了徭役,接纳隐户的缙绅地主则有了廉价劳动力,且可以瞒报人口逃去粮税,各有好处。

可朝廷呢?朝廷的损失谁来承担?

一旦国库空虚,大明朝廷就将举步维艰。不但边军的庞大军费难以开支,就连基础支出如修缮宫殿甚至百官俸禄都发不下来。

这可是关乎天子面子的重要问题,皇帝没有面子自然会雷霆暴怒。

谢慎不是一个不通情理之人,但在隐户问题上他不打算妥协。

逃籍的百姓确实是没办法,可若人人都如此,大明的户籍制度就名存实亡了。

更何况,真正获益良多的不是这些隐户本身而是那些缙绅地主。

隐户比起投献土地的百姓更廉价,毕竟投献土地虽然名义上意味着土地所有权变更。但实际上土地所有权还是那些原所有者的。他们只需要象征性的交一小部分租子给地主即可。

而隐户则完全不同。他们在当地连户籍都没有,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就是因为地主缙绅的庇护。

地主缙绅不是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庇护他们自然是看重了廉价的劳动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