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砯崖转石万壑雷砅读音 > 第十九章 血溅金山后巷(第1页)

第十九章 血溅金山后巷(第1页)

第十九章血溅金山后巷

血溅金山后巷

临桂金山,巷窄人稠;

“老祖宗”者,梧州来游。

三十年挑箩穿巷,担家计:夫讲义、儿女书、公婆食;

点数核桃称冠二塘,打翻即报,分毫不差。

言核桃皆“祖宗”,

解人偏好;积产两楼,拼尽半生。

怎料后巷起风波:菜农担菜求生,

举报因摊位;钢帽执法涌巷,

警棍溅血花。伍维护碗遭殴,父伤槐下;

黎芳抱子奔逃,蛋糕染泥;

吴姐藏板下,敢问“红旗何在”?

幸有老祖宗吼震栏杆,止乱象;

鬓白风骨在——数得清核桃,算不透强权;

护得己体面,护不了民生。

判曰:一巷血光映槐叶,半世公道问青天;

莫让“祖宗”成绝响,再使民生暖人间。

没到过金山市场摆摊,你就不知道他们的称呼有多奇葩,叫老奶的人不一定是年长者,甚至不一定是女人,叫阿姨的人肯定不是女人,叫叔叔的也不一定是男人,此刻正站在金山市场二楼围栏边的“老祖宗”也不是年龄大了才被叫老祖宗。她本是一个挑着箩筐卖核桃的游走卖货的个体户,三十多年前,她挑一担竹箩筐从梧州走到了临桂,那时临桂还是叫二塘,全称是西路二塘。她的箩筐里挑着她丈夫的讲义,儿女的课本,还有不识五谷的公公婆婆,当然也有核桃。

她有一门绝活,一箩筐核桃打翻,骨碌碌滚得满地都是,她眼睛能跟着核桃转,没等最后一颗停下就报数:“五百二十八颗!”有人蹲在地上数,数到最后果然不差一颗。

有人来挑核桃时,她的口音最是耐听:梧州话的软调裹着临桂话的憨劲。遇着爱挑大核桃的,她就捏起颗拳头大的,用指甲轻轻刮壳:“个大的好,富贵,肉能撑满嘴,是核桃的祖宗哟!”碰到偏爱小核桃的,她又掰开颗小巧的,核桃仁像裹着层琥珀:“个小的更好,金贵,皮薄不费牙,也是核桃的祖宗!”要是有人拿不定主意,她就把两种核桃都往人手里塞:“不大不小的正好,珍贵,煮粥炖肉都香,还是核桃的祖宗!”“老祖宗”的名号,就这么从二塘传到了临桂。其实她不老,鬓角才沾了点白,笑起来时眼角的纹里都带着劲儿,在金山市场里摆摊的小伙子、壮汉,见了她都得客客气气递根烟。

当二塘消失在人们嘴里的时候,她已经在临桂挑出了两栋楼,其中一栋就在金山市场二楼上的楼中楼。

今天午饭做早了一些,别人还洗米的时候她已经端着空碗在楼上看风景了。说是看风景。其实家里人都知道她喜欢看的是在金山市场路边摆摊的人,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候,看到熟人趣事她会开环大笑,看到不熟悉的人的囧事她也会指点一番。

这个金山市场后巷,是两边门面包围一堵墙,两棵不长叶子的老槐树撑满空间,一个不到三米的地方时出口,也是进口。大早就有许多挑着竹篮子的附近菜农,挑着自己种的白菜、辣椒、韭菜、葱蒜来卖,价钱不到市场里的一半,他们不去市场里竞争摊位,一个是几千块钱太贵,一个是整天摆摊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他们挑担子游走的卖,卖完了就把筐子放在熟悉的门面门口,用蛇皮袋盖着回去地里劳作,腾出空来摘菜就来卖一会儿,没空就到第二天再来,算是先占位置了,所以,多半到了这个点他们的箩筐,撮箕都是盖着的,当然在金山市场有摊位的人眼里是不被允许的,那些个体户说影响到了他们的权益,更甚的说是影响他们的权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