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没有心胸,我是真不明白邓染是怎么看上你的。”
显而易见的是,就像楚宁不喜欢吕琦梦一样,吕琦梦同样对楚宁抱有极深的成见。
楚宁依然面无表情,平静应道:“可能是相比于姑娘的夸夸其谈,她更喜欢我的诚恳坦然。”
“诚恳坦然?就你?”吕琦梦白了楚宁一眼,神情不屑。
楚宁却并不理会她,而是转头看向徐醇娘,解释道:“我为余前辈把过脉,他身体上的病理不算复杂,只是多年积郁造成的经脉不畅,以及一些瘀血堆积,这些都很好医治,但他的病却不仅仅在身体上,更在心里。”
“心病?”徐醇娘闻言也反应了过来。
楚宁点了点头,同时不忘瞟了吕琦梦一眼:“我能治他身体上病症,但心病则需心药,方有可医。”
“至少我得了解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让余前辈变成这样,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徐醇娘闻言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其实龙铮山上下,大抵都知道余三两的病情与心病有关,但余三两素来排斥众人说他患病,更不可能配合整治,今日从楚宁的口中得出的结论,算是第一次做实了众人的猜测。
想到这里,徐醇娘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吕琦梦。
吕琦梦这时也反应了过来,楚宁所谓的不能治并非不愿治。
虽然心头略有不忿,也虽然她的心底对余三两颇有怨怼,但她还是压下了心底的这些情绪,如实说道:“我爹的情况大概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他本名吕仪,与师尊一样都是幽州慢花乡人,二人自幼一同长大,情同手足。早年一次洪灾,慢花乡一夜之间化为沼泽,乡里人近乎死绝,父亲与师尊侥幸逃出,一路来到了龙铮山,因修行勤奋,加上天资不差,被师祖看重,收入了门下。”
“据我娘说,哪怕后来师祖坐上了山主之位,父亲与师尊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二人的关系也一直极好,在阿娘的记忆里,两个人几乎很少争吵,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对未来山门的规划,二人都出奇一致。”
“属于那种可以对彼此托妻献子的生死之交。”
“那后来呢?是什么时候,他开始变成现在这样的?”楚宁追问道。
前面这些种种并不足以解释余三两如今的变化,甚至只会让余三两如今的表现显得更加古怪。
“应当是二十六年前。”吕琦梦说到这里眉头微微皱起:“那时我才刚刚出生,其中种种大抵都是听山中长辈们提起的。”
“师祖那时年事已高,欲将山主之位传出,当时最符合大家期望的山主传人就是父亲与师尊二人。”
“一开始双方对此其实都并没有太多争抢的意思,师尊是个逍遥性子,喜欢四处游历,结交天下英豪,并不想一直待在龙铮山中,父亲虽持重沉稳,但他自觉自己性格过于守成,当时蚩辽已经势大,侵吞北境之心昭然若揭,面对这种情形,龙铮山难以置身事外,所以他更希望师尊能够留下,担任山主之位,自己从旁辅佐,以保北境安危。”
“至少在当时,他确实是这么对外宣称的。”
“而师祖也一时没办法做出决定,所以便决定让他们二人开启一场真灵试炼,由此决定谁来担任这山主之位。”
“真灵试炼?”头一遭听说这个辞藻的楚宁不由得出言打断了吕琦梦。
而话音刚落,一旁的徐醇娘就抢先开口解释道:“我之前与你说过,赤水谷中有一块龙铮石,是当年祖师爷悟道之地,祖师爷登天而去时,因不舍山中弟子,特意在那龙铮石上留下了一缕神念,后世山主凭借着山主令牌,便激发那一缕神念,让山中弟子进行一场由他神识主持的试炼。”
“试炼的内容因人而异,而各不相同,但总的而言,能在越是短的时间里通过的试炼者,其天赋悟性以及心性的总和,总是高于后者的。”
“试炼者也可以在其中得到不菲的好处,对自己日后修行助益极大。”
“不过因为激发这样的试炼需要消耗相当巨大的能量,每一次激发试炼后,都需要再过去三十年,才能再次开启试炼,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人能够参与试炼。”
“正因如此,这场试炼几乎也成了每一任山主登上大位前的专属试炼。”
“但那一次却不知师祖用了什么手段,竟让让余师叔与师尊一同开始了试炼。”
听到这里,楚宁出言猜测道:“然后薛山主比余前辈快一步通过试炼拿到了山主之位,余前辈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所以变成了现在这样?”
这样的话,让吕琦梦眉头一皱,她言道:“事情差不多是这样,但过程却比这个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