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船家就去渡口接回了一船的人,带到了庄子上接受检查和登记。
如今他早就不是之前五日渡一次河的频率了,而是每日都渡河,每日都能拉过来满满一两船的人。
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河面波涛太大,一时不敢过了河去,对面就能积压好几船的人,只因为渡口连着的那条土路上,源源不断正有人逃难而来。
这还只是这一处渡口的情况,另外一些渡口也不断有人逃荒而来,都是过不下去了想着去庆国谋个出路的,难怪永安县如今人口日益增长。
不得不说,庆国这悄咪咪撬墙角之事,成效着实不错呀,竟然大金那边还毫无察觉,或者是察觉了懒得来管。
从这些人的口中,船家才得知,如今挨着他们的汉阳府境内,竟然已经全乱了,流匪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
原来几日之前,汉阳府城便被熊磊带领的流民军攻破,和当初绝望的阳江县城及上阳县城一样,汉阳府城也没有等来援军,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官兵和平民死伤无数。
而府衙的高官们,和城内的富人老爷们,在城破之前就纷纷夺门而出,往京城方向奔逃而去,丢下了满城的平民百姓,全然忘了他们之前收取入城费和治安管理费时候的承诺。
流民军进城,主要是奔着富人们而去,但也难免会伤到平民百姓,尤其流民军治军并不严,一时城内乱象横生,逼得城内剩余人家也不得不纷纷出逃,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向更近的北边而去。
如今北边庆国的消息已经在大家口口相传之下,流传的颇为广了,什么去那边就能有田地分,什么那边如今生活安稳,赋税少,没有战争,吃得饱,穿得暖等等消息传来传去,在李侍郎安排的人的特意传播下,已经逐渐在中下层深入人心。
这不乱了起来后,便都向着北方而来,给负责该渡口的李管事,以及整体负责人口引进的李侍郎,都带来一阵阵甜蜜的烦恼。
至于说有钱人,他们则是不敢北来,深怕是一场骗局,自己满车的财产被夺那就遭殃了,于是还是选择向着更为稳妥的大金京城而去,却因为目标太大,被流民军好一阵追赶和抢掠。
而此时大金的京城,也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稳妥,早就已经是暗流日益涌动了。
大金的老皇帝身体日益下滑,却因为私心,始终不立下太子,只为了牢牢保住自己的绝对权威,借着太子之位这个胡萝卜,引得几个皇子私相斗法,激起各种政治斗争,残害不少忠良,反而庸碌小人纷纷上位。
他自以为能作壁上观,殊不知皇子们已经长大了,而他已经老了,不再是任由他摆弄了,所以渐渐地他已经有些控制不住局势了,加上南边灾害四起,东边夷族入侵,一时整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而此时,庆国的京城上京,早朝之时,正有臣子建议南下,跨过边境河,吞下汉阳府。
“如此便可继续扩大我庆国版图,收回祖宗失地!”兵部田侍郎出列陈述道,他们兵部如今可闲的很,正是手痒之时,可不就好战得很。
户部彭侍郎立马上前驳斥道,“如今刚休养生息两年不到,国内百姓尚未恢复,万万不可再兴战事啊!”户部掌管钱粮,自然知道这打仗耗费几何,向来是反战的。
玄明帝听了两边的又一番陈述和据理力争,没有当即表态,只挥手让退朝,让下面诸臣感受到一阵帝心难测,一时说话办事更为谨慎起来。
玄明帝深知,如今坐到了他这个位置,很多话无需在众人面前说得太清楚,反而是要多听多看,才有利于维持自己的权威和神秘感,上位几年,他便渐渐摸到了帝王之术的精髓,不得不说也算是天赋异禀之人。
不过此时他心底是赞同户部的看法的,但兵部的主战之说也不是完全不对,只能说如今还不是出兵的时候。
现在的汉阳府就是一块死地,出兵之后哪怕占领了,却拿不出人去守卫去经营,因此占了也是白占,所以首要的还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内。
不过汉阳府确实是一块沃土,不吞下有些可惜,所以他在静静等待一个时机到来。
他耐心得很,只吩咐李侍郎那边加大引入难民,人口可是重要的资产,别人不要的,他都愿意接手过来,同时又派了一个营五百官兵过去,为难民渡河保驾护航。
而大金那边如今已经无人巡边了,上次那个被揍的小防卫队,此时都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在庆国这边以为会有后军派来,而严阵以待之时,却迟迟没有任何动静传来,仿佛大金已经放弃这处边境似的。
其实确实也是放弃关注这块了,引渡难民这种行为终究只是一些小动作,还不足以引起大金高层的关注,大金高层自然顾不上这边。
而这天,阎二正在和前来送人的李管事做交接,却听到有人在叫他,转过头一看,竟然是张家和彭家的亲戚众人。
原来他们之前便收到了张家和彭家寄过去的信,那时候府城还没有被攻破,双林县那边还没有彻底乱,很多人都还要犹豫要不要走。
这两家的亲戚众人,正是看了信里的描述,才下定决心早日收拾行李出发,赶在城破之前便离开了。
前脚他们没走几天,后脚府城就被流民军攻破了,一时府城内和双林县城内都彻底乱了起来,早走了几日的众人不由得一阵庆幸,再晚了就不一定能如此准备充足地出发以及全须全尾地到达了。
而也幸好是早出发了一些时日,众人这才也能被分到永安县来,不然下一拨就得去几百里之外的另一个府下面的县去了,那就离张家和彭家远了。
如今虽然前坡村没地方了,但他们要去的两岔村却也隔得不是太远,正好是韩大弟对接的村子,众人又是一阵庆幸,对送信的张家和彭家自然是感激不已。
而此时人群中,张大嫂的爹娘也在,他们还不知道阎二已经成为自家女婿了,寄信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正式成亲。
不过两人都是熟悉这阎二的,此时见他又做了衙役,仿佛管事的样子,还在颇为讨好地打着招呼,让阎二多多关照呢。
这会儿人多,阎二也无法走上前说“爹娘,我已经是你们女婿了”,只得勉强应下,然后热情地帮他们去搬行李物品,并和自家头儿请了个假,跟着韩大弟一起,驾着马车送他们几户去两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