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天子。”王存业走了进去,见着天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就躬身行礼:“臣夤夜入宫,却有要事,还请皇上谅解!”
“无妨,真人前来却是何事?”天子见得了里面王存业,当下微笑着说着。
“天子,东海有邪神越过无尽之海,已经入侵得内陆,这里虽是帝都脚下,却还是要以防万一!”王存业平静的说着。
这话虽平淡,但听在天子耳中,却和雷霆一样,天子猛的站起来,先是呆呆立着,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这个时代不比平常,道法显世,天意的分量格外重,而且一个强大邪神足以将王朝搅得地覆天翻。
这邪神的危害,天子是深深知道,不但对统治有着可怕的威胁,而且在这点上失分,再大的天眷也没有了。
片刻后才恢复了神智,眸子带着幽幽的光,咬着牙问着:“果真?”
“这种事岂敢欺君?”王存业干脆利落的回答。
天子一言不发,踱步急行,片刻深深吐出了一口气,脸色阴沉着,只是沉思不语,片刻后对着内侍说着:“你给我立刻召见秋林过来见朕!”
又转过来说着:“京治府提督是最要紧的在京衙门,朕给你旨意,担任特使,让提督听你号令调查此事,真人可愿接受?”
帝都的治安好坏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历代皇帝都很重视这点,京治府的责任就是负责帝都的治安和外城守卫和门禁,负责巡夜、救火、编甲、禁令、缉捕、断狱,掌握了二万巡兵,品秩是正三品!
把这个让王存业号令,就极是重视了。
“臣自是奉命!”王存业说着。
天子仰着脸想了想:“不过真人对帝都不熟,秋林熟悉帝都,就由他来担任,当你副手!”
说着,就吩咐内侍取来了旨纸,就凝神写着旨意,又取了随身的玉玺盖了。
这个世界的玉玺法统很严格,玉玺都是玉质,而官员按照品级以金银铜印,不得用玉。
王朝首先就是传国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是天帝赐予天子的最主要的玉玺,得之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其“气数已尽”,历代帝王皆以此玺为符应,国之重器,除了皇帝登基和驾崩的诏书,不可轻用。
其次就是每一朝都有的“某朝受命之玺”,作为一朝根本,除立天子、太子、皇后、太后,不用此!
天子信玺就是天地鬼神之用。
天子之玺,就是外交时,和藩国外夷之用。
皇帝信玺就是册封贵族皓命之用,包括后宫妃子,以上五玺就是常玺,不可变。
皇帝之玺就是日常用玺,每一代皇帝都可雕刻,印文是年号,标志着在一朝年号内所有旨意,实际就代表着每一代皇帝的气运和权威,相互有差别。
此时这道旨意当然用的就是这个。
当王存业接旨了,顿时身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紫气,这就是钦差的意思在内了。
这时,一个太监带着秋林道官进了殿。
“秋林拜见皇上,见过辅国真人。”秋林道官进了立刻对天子跪拜,又起身对王存业行礼。
“这次有邪神出世,帝都可能有它的痕迹,辅国真人全盘负责这事调查,你听命当真人副手!”天子吩咐着。
“臣遵旨。”秋林道官顿时伏身应命说着:“臣必配合辅国真人,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话一落,虽无正式旨意,但还是落上一丝紫气,只是比王存业单薄了些。RS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立刻办理
见事情完成,天子松弛了些,口气缓和:“这件事是关系道统,一定要查到底,谁的主略,谁的策划,谁的传播,都要由一网打尽,真人,这些劳心费神的由秋林和京治府来办理,您主持大局就是!”
说罢,天子细细想着,缓缓说着:“真人,只有秋林道官辅助,我怕还不够,这样,朕给你平乱玦,遇有奸恶不法者可以先斩后奏。”
朝廷赐给臣子的凭证就是印信,但特殊凭证有尚方宝剑、王命令牌、金银令箭。
尚方宝剑又称天子剑,朝廷制度,以尚方宝剑象征代表皇权的专断权力,一般钦差都没有,授权的话,有隆重的仪式。
其次就是朝廷颁布给钦差大臣或者总督的王命旗牌,有着“令”字的青旗和圆牌,作为具有便宜行事特权的标志。
而金银令箭是指关键时可凭这个斩杀大将,并且违背常理紧急调动军队出防区。
以上是针对文武百官和钦差,但平乱玦针对的是特殊的人,比如眼前这个真人,身份很特殊,不能给尚方宝剑、王命令牌、金银令箭,因此赐下这个。
天子说完,双手轻击,顿时一个内侍将一块玉佩取了出来,天子说着:“真人请宽心,有此不会出现调遣不动的情况!”
说着天子亲自拿了过来,递给王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