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对于普通百姓,即便是在这些大秦学宫的学子们眼中,同样是如此。
学宫中,属于科学院的队伍之中,依旧是大猫小猫三两只。
去年学宫第一次招生,科学院对此根本不怎么重视。
到最后,不过是公开招收了两名弟子。
一人是在大秦本便有偌大名头的盛公,至于另外一人,则是元梨。
当然,倒不能因此说科学院的生源就少了。
毕竟,虽然科学院如今在大秦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机构。
但是,科学院之人的思维,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转变过来的。
这些人都是匠人出身,对传承之事,看得极为重要。
如今学宫之中科学院的学子,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亲族后代。
今年科学院倒是招收了三十余名学子,但相对于其他学派动辄上百人的招收规模,根本不够看的。
去年年末,迦太基人联合本都王国在大秦搞事,掳走科学院人才百余名。
事后大秦上下都大为愤怒。
作为当事人一方,科学院更是怒火冲天。
因此,大军西征之时,科学院主动请命,派出数百人随军出征。
因为牺牲之人之中,有乌罗这样的科学院在读学子。
上一届老生,为了给乌罗报仇,踊跃报名参加西征,几乎被抽调一空。
这样,科学院的队伍人数就更加少了。
盛公与元梨两人,作为科学院老生代表,站在队伍最前面。
虽然已经在科学院待了一年,但元梨那跳脱的性子,依旧没有怎么改变。
午饭后,他被拉到这里来当人样子,心里本便不痛快。
再加上让自己和一向看不顺眼的盛公并肩而立,让他全身无比难受。
“喂,你说他们是不是过分了?”
元梨目不斜视,嘴巴微动,小声说道。
话说出口,却半天没有得到回应。
他忍不住扭头看向盛公,发现对方微微闭着眼睛,仿佛睡着了一般。
“啧,你说你活得累不累?不论何时何地都端着架子,有什么用?”
元梨再次出口,面带嘲讽道。
这次,盛公终于扭过头来。
他看向元梨,叹息一声,然后摇了摇头。
“今日陛下亲至学宫授课,你就不能安分点?”
“那又如何?”
元梨冷笑:“我还想当面问问陛下,为何其余同窗都能够随军出征,吾却不行!”
去年,元梨同样报名,要求参加西征军,为同窗报仇。
但他的申请,却被打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