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整个咸阳官道,灯火通明,都在为传令官开路。
“快打开城门,不要误了太子殿下的奏报!”
城墙上的守将听到赵昆的奏报,连忙指挥士兵开门。
士兵们也知道这份奏报的重要,不敢迟疑,纷纷冲到城门口,第一时间打开城门,并且维持通往咸阳皇宫的秩序。
不许任何人阻挠传令官。
这倒不是说,传令官的权力有多大。
主要是嬴政在很早之前就下令,一旦有赵昆的奏报,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尽快送到他手中。
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开皇子之先河。
为了皇子的奏报,下达这样的命令,嬴政还是第一次。
要知道,以往这种加急的,可都是大捷的捷报。
一般情况下,传令官需要顺着整个咸阳称跑一圈,确保捷报让整个咸阳城都知道,然后再将具体捷报详情,交给中车府令,也就是皇帝的内侍,他的任务才算完成。
在捷报的路上,还不能停,得跑快一点。
然而,对待赵昆的奏报,传令官就像捷报一样,十分重视。
这不得不让人感概赵昆在秦国的地位。
“太子殿下奏报!太子殿下亲自接手象郡驻军了!”
“快快快,莫要拦路!”
几个准备收摊的老秦人商贩,听到赵昆的奏报,连忙拉开自己的商摊,让开道路。
自从咸阳变革以来,整个都城便成了不夜城。
即使天色已经很黑了,城内还是灯火通明,络绎不绝。
宵禁什么的,在咸阳都城根本不存在。
这都是赵昆的功劳。
赵昆的政策让咸阳百姓真心喜欢这座城市,热爱这个时代。
咸阳百姓都感恩于他,所以对他非常尊重。
一群人站在街道两边,目送传令官急驰而过,拍手叫好。
“彩!”
“彩!”
“彩!”
在关中地区,如果说有什么人,能够引爆话题,那绝对是赵昆和嬴政。
老秦人尊崇他们的王,也清楚今天获得的一切,是谁促成的。
如果说嬴政是老秦人心中的神,那赵昆绝对是圣人。
之前因为覆灭匈奴,刷屏整个关中的赵昆,流量刚刚下去,结果又再次引爆了舆论热点。
上一次他霸占大秦热搜,还是因为商业改革。
没办法,商业改革盘活了大秦的经济,毫不客气的说,大秦能腾飞,有一半的功劳在于他的商业改革。
而这一次,他再次登上大秦热搜,是因为独自前往叛军大营,说服叛军,并接手了他们。
传令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