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下一秒,亭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报—!”
二人的笑声戛然而止。
邓勋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仆从急匆匆赶来,欠身拱手道:“家主,宛城方向传回消息,皇帝陛下命周瑜接替鸳鸯军主将。”
“恩?”
邓勋、邓同俱是一愣:“周瑜?”
家仆点点头:“没错。”
邓勋急问:“此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因何可以接替鸳鸯军?”
“这个”
家仆尚且不知,但邓同却是早有印象:“家主,此人乃是庐江舒县人,去年参加公车署考课时,据说此人答出六道题,只是经学、兵法更胜一筹。”
“哦?”
邓勋顿时一愣。
他自然清楚,朝廷的考课难度是何等的高:“这人竟然答出六道题目?”
邓同点了点头,极其肯定:“没错!此人的确答出六道题目,不过自此以后,便没有了消息,朝廷同样没有对其安置。”
“没想到!”
邓同眼神中充满了惊诧,吐口气道:“朝廷不是忘记了他,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而已。”
“可是”
邓勋心中愤恨:“为何会是鸳鸯军?”
邓同摇头,表示不知:“不过家主别担心,邓鹏生性刚烈,即便此人进入鸳鸯军,日子同样不会好过,或许要不了多久,此人便干不下去,自己辞官了。”
通过考课入仕的官员,这一年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大部分人乃是娇生惯养的世家子弟,他们通常受不了朝廷的制度,干不了许久便辞官回乡了。
是以!
邓同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在邓鹏的刁难下,周瑜会跟寻常的世家子弟一样,受不了这样的日子,而选择辞官归降。
“有可能!”
邓勋颔首点头,当即言道:“贤侄,这件事便交由你来办吧。”
邓同一揖:“喏。”
“呃那个”
正在这时,身旁的家仆补充言道:“家主,根据宛城传回的消息,据说左校尉邓鹏已经与新上任的周瑜发生了冲突,二人约定五日后校场决战。”
“哦?”
邓勋愣怔,抬眸望去:“竟有此事?”
家仆点点头:“确有此事。”
邓同急问:“那你可知,他们比的是什么吗?”
“知道。”
家仆极其肯定地道:“他们约定各自率领一百精锐,在校场以鸳鸯阵一决胜负,若是周瑜落败,则亲自上书皇帝陛下,退位让贤。”
嘶—!
邓勋惊诧,倒抽一口凉气:“这个周瑜很有自信嘛,居然敢与邓鹏以鸳鸯阵一决胜负,须知邓鹏可是鸳鸯军的左校尉,可谓身经百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