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一九四一年,这套战术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主要就是,首先升空的是速度较快的俯冲轰炸机,而速度较慢的鱼雷攻击机被安排在最后起飞。如此一来,要么是俯冲轰炸机在升空后降低飞行速度,等待鱼雷攻击机,要么就是鱼雷攻击机以更高的速度飞行,追上俯冲轰炸机。不管采用哪种办法,都会缩短攻击机群的作战半径。
也就是说,只有当作战半径较低的时候,才能采用大机群攻击战术。
所幸的是,这次的攻击距离在三百公里左右,仅相当于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最大作战半径的百分之五十。
显然,两种战机都有足够的燃油在组成大编队之后去攻击美军舰队。
为了赶时间,这次采用的是后一种办法,即先起飞的俯冲轰炸机以巡航速度飞行,而后起飞的鱼雷攻击机以全速飞行。
等到攻击机群离开舰队上空,李向龙并没感到轻松,六艘航母上的勤务人员也没停歇。
现在,每艘航母上还有四架战斗机,而且还各有一架备用战斗机。
因为新式舰载机的尺寸都增大了不少,所以“秦始皇”级的总载机量有所减少。实战也已经证明,航母以最大限度搭载战机,如果不能让战机达到最大使用效率,也根本没有多少意义。受此影响,李向龙调整了舰载航空兵联队的编成方式,在保留了四个中队之后,每个中队的战机减少到二十架。
事实上,在舰载机的xìng能提升之后,减少载机数量,并没有降低航母的打击能力。
考虑到美军舰队就在附近,而且肯定派出了侦察机,所以在攻击机群出发后,李向龙立即命令剩下的战斗机全部升空。
这样一来,防空战斗机的数量提高到了四十八架。
为了应付不测,六艘航母还把备用战斗机放在了飞行甲板上,并且让飞行员在座舱内待命。
这一部署,马上就收到了效果。
九点过五分,在西南方向上,大约一百公里外巡逻的一架“海鹰”发现了从北面飞来的美军侦察机。
空战毫无悬念,那架美军侦察机甚至还没有发现“海鹰”,就被击落了。
只是,西南太平洋舰队里的气氛也立即紧张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坐以待毙
被击落的那架侦察机不是飞向西南太平洋舰队,而是正在返航,而且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都证明了这一点。当时,西南太平洋舰队在第一航母大队北偏东大约六十度方向上。
也就是说,西南太平洋舰队依然在珊瑚海东部海域活动,而第一航母大队在珊瑚海南部海域。
这里,必须提到顾祝同。
在二十四日夜间,李向龙曾经打算全速向西航行,然后转为向南航行。也就是说,在二十五日清晨机动到珊瑚海中部。这样一来,侦察机就能向南飞行,不管第一航母大队是向南前往塔斯曼海,还是留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都会被侦察机发现。只是,顾祝同说服了李向龙,让他改变了想法。
要知道,这么做,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甚至会产生致命的结果。
这就是,如果美军已经知道西南太平洋舰队进入了珊瑚海,而且曾经前往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之间搜寻,那么第一航母大队的侦察机就会全数向北搜索,也就有很大的把握找到西南太平洋舰队。
此外,如果第一航母大队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那么美军的岸基巡逻机也会重点搜索其北面的海域。
总而言之,如果按照李向龙的想法做,那么西南太平洋舰队就很有可能首先暴lù。
显然,李向龙也非常清楚,暴lù行踪与自杀没有多大的区别。哪怕第一航母大队只有两艘航母,也有能力发动一次决定xìng的攻击。更何况,第二航母大队与第三航母大队依然行踪不明。
最终,李向龙采纳了顾祝同的建议,即依然留在珊瑚海东部海域。
可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要知道,如果按照李向龙的想法,西南太平洋舰队肯定会在派出攻击机群之前,被弗莱彻派出的侦察机发现。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弗莱彻来不及发起攻击,也至少有足够的时间加强舰队的防空力量,并且把西南太平洋舰队的行踪报告给哈尔西,也就是让斯普鲁恩斯知道,而当时斯普鲁恩斯已经进入珊瑚海,就在西南太平洋舰队北面大约八百公里外,而李向龙与顾祝同根本就不知道这一情况。
说得再直接一点,就算西南太平洋舰队赶掉了第一航母大队,斯普鲁恩斯也能在下午四点左右赶到,赶在天黑之前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