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他的能力上限,他又如何提供国士级的回报?
甚至,想要他以国士回报,他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要比有能力更重要。
可感恩回馈,就牵扯到了道德、坚持的习惯等等概念,这都是跟人自私、懒惰的本性相悖的,是需要克服,需要不断的自我说服、约束、鞭策,才能做到的。
蛮人有这个道德底蕴?还是有这种金子般闪光的后天特质?
让这个世界站在管理第一线的吏员去发表意见,他们会说:“泥腿子都是贱骨头,时不时就得给几鞭子张张记性……”
他们的做法是以刑法和死亡,进行逼迫式压榨,充斥着粗暴、傲慢、懒惰的管理态度,确实大有问题。
但底层民众的愚昧野蛮,也不能忽视。
没有好的人文环境,社会氛围,比不读书本身更可怕。
因为学校只是更具集中传授知识特性的场所,家庭、社会,才是更有份量的大课堂。
在这个魔幻中世纪的世界,封闭落后的环境,阶级差异宛如鸿沟天堑般巨大且不可逾越的社会,不知何为感恩,也很正常吧?
举个极端的例子,现代人类社会,都有阴长阳错而诞生的狼孩,那么在这个魔幻中世纪,底层人士缺失的,又何止是感恩这个概念?
虽然智慧,但人格中兽性的比例较高,人性光辉稀少,再加上统治者的粗暴管理,严苛压榨,构建了残酷而黑暗的中世纪。
心中无光,是称作黑暗的核心所在,而不是穷苦困顿的物质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教士在伯爵领的作为,甚至都算不上逆行的闪光身影,而更像是一种有钱任性的挥霍。
就像传说中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又或干脆说是乌托邦。
烧钱烧出来的假大空,精神文明层次太低的弊端,其实已经开始凸显。
正所谓温饱思淫欲,当生存压力不再,人们就本能的就会想更多的有的没的,包括哲学概念,然后开始作妖乃至作死。
伯爵领的蛮人目前就有如此发展的明显趋向。
要说他们的日程其实还是比较满档的,知识是灌输了,但知道不等于做到,知行合一还是需要大量实践的,因此这帮打着实习生标签的芯片牛马,有强度不低的培训任务。
可闲不闲得看怎么比,跟谁比。
更过去的他们比,现在无论是劳动强度,还是担惊受怕的程度,又或谋生的难度,都差异极大。
以前自负盈亏,卷到飞起,现在呢?很多事都是领主兜底,精神压力至少减了一半。
经历了最初因不确定未来如何而出现的惶然期之后,现在明显感觉到了轻松,甚至惬意,这就等于闲了下来,有精力胡思乱想了。
与之对应的,是罗教士能给予的管束,很难再加码。
说的难听点,再加,就不如全部抽取灵魂,换一拨汲取黑暗力的超级操作,同时积累灵魂素材。
然后都转变成活尸,觉得不满意还可以上拟魂。
之所以留着活人,就是看中他们的自然之魂,自由本性。
毕竟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圈人工傀儡化那叫工具帝国,而不是文明国度。
这个话题罗教士懒得去掰扯,起码他自己很清楚,这涉及多样性、包容性、韧性等等细节概念。
跟真正的文明比,别说是他,就是黑罗博打造的工具帝国,也像是人工林跟原始林比一般,脆弱僵直,或许一场虫害,一场山火,就死的透透的,而原始林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浴火重生的能力。
这不单纯是相关研究还不够透彻,技术尚未真正顶流,还在于取舍,在于得与失的平衡,代价的付出。
命运的恩赐早就暗中标好了价码。
这一说法,其实主要强调的是尚未看到,或一时没能在意的那些代价。
而越是高端,越是能感觉到,不是"赐",而是"换",你可以说你对"换"的代价不在乎,就像有人死了猫比死了妈难过,但不能说得与失的两头不是等式。
这方面,年轻时候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买命,甚至无钱买命的人大约会很有感触。
而认可这个等价交换,意味着无论是黑罗博,还是教团罗博,又或罗教士,都很清楚,同等条件下,工具人比不过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