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舰队出动,离开虚空神域。
从以太的广视角看,就将一支舰队,从略微扭曲光线的巨大透明泡泡中杀出。
稍微粗心一点,又或离的远一点,就不会发现这个泡泡。
这个泡泡,便是虚空神域,由黑罗博张开的心能洞天世界。
为了支撑这偌大的神域,即便黑罗博如今已经趋于神魂完整,仍旧需要将神魂安置在特殊的巨大神器上。
这神器能放大神魂的力量,而这神魂,又与虚空之门,乃至门彼端的旧日支配者躯壳构成三位一体的套件。
这就是他迅速建立神国的代价。
又或者说,他现在也成了穿鞋的,不像过去那般,很多事都亲力亲为。
现在其实也能,但坐镇中枢,更有意义。
毕竟打架所占的用时比例,堪称万分之一。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准备打架,或打架的路上,运营才是主旋律。
为了方便打架,就玩时刻准备着,那可就太亏了,甚至没有足够的精力好好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权衡分析之后,他也开始真正坐镇幕后。
这也算是有大志的自力更生者的必经之路了。
引擎轰鸣,战舰推进,从以太界杀回主物质界,其实是个相对容易的事。
尤其是十年前罗博亲自见证了天道是如何利用类似黑洞的现象,在以太界玩拨乱返正,将废船行星肢解并送回主物质界。
他获得了第一手信息数据。
吃透后,他就具备了利用相关反则,玩"尘归尘,土归土"的伎俩。
物质的,本就该属于物质界,是因为异常,才去了以太界,那么物质的从以太界去物质界,就是顺应天道,这就叫尘归尘、土归土。
不过,这次行动,第三舰队去的不是物质界,而是星界。
坐标,正是老银币的神选,斯特凡的那个名为"星墟"的星界落脚点。
这十年时间,斯特凡也成长飞快,将星墟经营成了随身基地。
只有我打人,没有人打我。
仗着这样的一个优势,渐渐发展壮大,吸纳了相当一部分魔像世界的幸存者。
其中就包括命运之子埃莱娜。
好女怕缠郎,而且男女人都爱年轻的。
曾经的少年,已经出落成了英姿勃发、事业有成的俊俏青年,再加上自身的命格和神选烙印带来的魅力,软磨硬泡之下,埃莱娜也就放下了世俗偏见,玩了回姐弟恋。
至于罗博曾经亲手开辟的那片净土,以及幽暗地域,则被罗博来到魔像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命运之子布拉纳所领导的守望者们占据。
昔日的抵抗军,终究还是未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分崩离析。
守望者和神选军,就是抵抗军绝大多数人的归宿。
还有些幸存者,则选择避世求生。
这帮人其实是在间接享受原本的抵抗军,以及后来的守望者和神选军的对抗成果。
因为没有抵抗,疯神的爪牙,就能从容布置,健全然后细化网络,届时,无论幸存者是躲入山林,还是幽暗地域,海底建家,都逃不脱的。
毕竟是有超凡、有神力的世界。
“指挥官,已确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