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对于你这种经脉瘀堵,拔血罐是最好的方式,而且立竿见影。”华彬说道:“这里有这么多人看着,我就算真会巫术也不敢用啊。”
哄笑声顿时响成一片,患者犹豫了片刻,还是点头答应了。
华彬取出梅花针,刺破了穴道和拥堵处,刺出了数个血空,拔上罐子,很快就有鲜血缓缓渗出,通过现场的大屏幕让每个人都看得清楚。
短短几分钟后,华彬取下罐子,止血消毒,通过按摩使得刚刚疏通开的经络恢复气血运行,随后对患者说:“动动脖子试试吧,总歪着脖子看东西,很不舒服吧。”
患者起身小心翼翼的试了试,歪脖子真的能动了,又用力晃了晃,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华彬微笑着说:“试试就可以了,千万别摇起来啊,容易脱臼!”
第七百九十六章 喷子现身
一个小时后,第一轮的义诊结束了,充分的像人们展示了中医望闻问切的技巧,这是千百年就经验的传承,还有针灸、按摩、贴敷、埋线、拔罐、刮痧、穴位注射、熏洗、割治等治疗手段,针对性的症状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接下来,诸位医生要面临的是一些慢性病患者,长期被病痛折磨,成了药罐子,中西医都看过,住院更是比回家次数还多,可总是反复发作。
这就是西医的弊端,西医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炎症就消炎,没有辩证,很少追根溯源。
所以才有了,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说法。
西医见效快,但消除的只是症状不是病源,中医能除根,但过程缓慢,期间患者要接受各种治疗,服用难以下咽的苦药,所以一些人觉得有所好转就会停药,导致病情反复,结果就骂中医无用。
这一次,面对这些慢性病和顽疾的患者,医生们非常耐性,对症下药之后,耐心的讲解病理,医理和药理,告诉患者病是怎么来的,服药的效果,改善病源,根除病症。
而这,是有权威的四位老先生,以及华彬的爷爷亲自出面讲解,他们非常的耐心,知识丰富,对中医的理解,对各种病理的理解极深,讲出来又通俗易懂。
人们都说,中医缺少临床,解剖等相关科学知识,但这百年来,中医的很多前辈也在努力学习西医的长处,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已经走出很远了。
第二轮结束之后,第三轮义诊出现了诸多疑难杂症,第一例就是让群医头疼的,病毒性肝炎!
而且还是传染性极强的乙肝,看了病例,检查了患者的身体之后,华彬特意请来了攻邪派的前辈,道:“这方面您应该拿手吧。”
攻邪派的前辈点点头,脸上满是自信的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治肝实脾的目的;是使脾气充实;正气强盛;从而截断病邪传变途径;抗邪却病。
我建议先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煎服,用于健脾补气,正气充盈之后再行治疗,可事半功倍。”
“那就摆脱您了。”华彬笑道。
接下来的一位,患有顽固性牛皮癣。
所谓,内科治咳嗽不治喘,外科治疮不治癣,因为这都是顽疾,很难痊愈。
牛皮癣属于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奇痒难耐,让病人备受煎熬与折磨,挠得太过用力,癣屑脱落就会出血,若是感染就更麻烦了,是让很多医生头疼的疾病。
这名患者的癣主要在四伸侧,鳞屑覆盖,看起来很麻心,而且患者是个很年轻的男人,还没结婚,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
这一次,由华彬的爷爷亲自出面,医神遗著上曾经有多个篇幅介绍过皮肤病,当年的医神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
华老爷子看了看患者的情况,又诊脉了解了患者的身体情况,点点头,道:“不用担心,有办法。”
随后,见老爷子步履从容,不疾不徐走到后面的药柜前,沈艺馨上前帮忙,根据老爷子的吩咐取出了一定剂量的:蝉衣,全蝎,蜈蚣,红矾,土槿皮,番木鳖等药物,然后现在制作药膏。
沈艺馨吃惊的说:“这剂量是不是太大了些?”
老爷子微微一笑,道:“孩子,你在正规医院呆的太久了,他们对中药的药剂量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显然是管理者一种规避风险的行为,却严重限制了中医的作用,阻碍了中医的发展。
所以,我一生都在经营自己的医馆,做一个赤脚医生,也不愿意进大医院|!”
沈艺馨无奈的点头,医院里确实有诸多规定,处方药是有定额定量的,中药更是细致到了毫克,一两次的剂量根本没有效果,这也是让很多人失信与中医的因素之一。
“我刚才看了患者,属于血寒而燥,还要加入一些乌蛇……”老爷子吩咐道。
沈艺馨立刻照做,老爷子亲手配置药膏,趁热敷在了病人一部分患处,等待药膏冷却,用银针封闭四周筋脉穴道,暂时控制住气血流通,然后轻轻一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