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纵观我们创伤外科甚至整个骨科,基本上师徒都没有永远挤在一起的队伍,最后都会走向分离。”
“这是有固定原因的。”
“而你,如果要想往上进步和发展,跳离原本的框架,是很重要的。”
“因为比起把自己的师兄压得喘不过气,压不是自己直系师兄的师兄,会让心情变得更加舒畅一些。”
“比起让自己的老师有紧迫感,让自己的上级拥有紧迫感,会更符合人之常情,这叫破而后立。你觉得呢?”韩元晓这般解释。
并非完全无理,却也不是绝对的道理。
方子业目前从未思考过这个层面的事情,便坦然说:“韩老师,这个问题现在就决定的话未免太过仓促。”
“我这合同都还没签呢,至于后面还有什么样的规划,我暂时也还没有和老师商量的。”
韩元晓也是从这样的状态过来的:“当然,肯定不是让你现在就过来我这边,你就算来,也是要你自己决定来,甚至是邓勇老师将你送来我这里。”
“否则我也不敢留啊,只是我要和你打这么个招呼。免得你到时候听到这个建议后,反倒无所适从。”
“在一个阶段,跟班于科主任所在的组,基本上是我院每个人成长的必需品。也是最能历练人,提升自己以后掌控结构能力的一种经验储备了。”
方子业闻言,内心稍紧。
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博士答辩,多为人生读书终卷,一步跨出,便再难回头。
除非像兰天罗一般,天赋异禀,或者谁又可能再回到读书的生涯中,变得无忧无虑?
一步跨过后,就是就业,就是职场。
再和谐的职场,也免不了最基本的‘晋升’二字。
第330章小目标与内部毕业
韩元晓找方子业讨论的事情虽敏感,却并非讲不得的东西,毕竟之前韩元晓教授也是跟着邓勇教授混过很长一段时间。
独立后单独带组,有了如今病区行政主任的头衔。
真要向上追溯,韩元晓教授的导师都已经退休,邓勇教授的硕士生导师是董耀辉教授,但博导却又另有其人,这本账想要彻底厘清就会很复杂……
“当然,小方,今天特意找你还有另外一件事。你猜猜是什么?”韩元晓略过之前的话题后,又卖了个关子。
方子业闻言心想,如今自己的位置,要么就是去哪里的问题,要么就是规划未来的问题。
“韩教授,我目前的身份属于是博士在读将毕业阶段,因此不好申请课题,再怎么快,要去申请面上青年基金,也要去明年了。”
“并非我懈怠了,韩老师。”方子业以为韩元晓是要敲打自己去努力拿课题。
科室里拿到的课题多,科室就更牛逼,科室的负责人在外科系统,整个中南医院的系统,就更有发言权。
临床课题也好,基础课题也好,都是可衡量标准,是大家一起去奋斗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小团队去单挑其他一个科室。
韩元晓摇头:“这不对,你今年要解决的是毕业和就业问题,面上项目申请的事情,自然和你无关,也不是你的主要任务。”
“你就没考虑过,自己现在的这个位置要待多久?”
“我们医院,目前原则上,一届住院总要任至下一届住院总可接手时。”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要安全卸任住院总,比如说之前的秦葛罗卸任,就是李诺顶了上来,李诺卸任的理由是金宏洲成了住院总。”
“但金宏洲被暂时处理,李诺外调之后,这个住院总的位置,其实还在给秦葛罗腾挪出来,直至你上任。”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科室里的人就这么多,任务又有这么些,总得大家一起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