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告诉房玄龄,若是敢伤害我裴承先亲近之人,下次就不仅仅是点燃一门炮了!”
然后又回头喊。
“念在当年与他同朝情忆,我给他一天时间考虑,打开城门投降,莫再做后悔事!”
“撤退三里,扎营修整。”
“这就撤了?”
禁卫统领有些懵的擦擦脑门上的冷汗,他生怕下一秒裴承先调转炮口冲着城门楼子上来上一发。
长安城大院内议事厅的众人都被这白日惊雷吓了一跳。
“是大炮。”
被迫坐在紧邻房玄龄下首的杜如晦面无表情说道。
身为兵部尚书的杜如晦从火炮的研发试用再到攻打高句丽都全程参与了。
当然不会和这帮每天只知趋炎附势的酒囊饭袋般,吓得都快钻到桌子底去了。
“裴承先哪来的大炮,大炮不是都保存在兵部吗?”
“是啊杜相,莫非你和反贼沆瀣一气,偷偷运了大炮给他?”
杜如晦看着这帮自以为聪明的猪头笨脑,冷冷一笑。
“诸位莫非是忘了大炮的研发和制造出于谁手?”
经过这么一提醒,在座的众大臣都反应了过来。
是了,本就是裴承先的技术和匠人,只要有材料,不过是制作几门炮,有什么难得。
队伍里有一个人战战兢兢地站起身说道。
“王爷,这裴承先反贼有大炮,攻城如探囊取物,我等怕是守不住啊。”
“是啊王爷,我看我们还是早做打算把,裴承先手下能人众多,我们对敌不过啊。”
房玄龄听着底下这帮人到现在还在涨裴承先的志气,心里异常烦躁,手中的茶杯在地上狠狠地摔了个稀碎。
“咣。。。”
“怎么,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半数都在此处,你们就抵不过裴承先那妖人手中几个工匠吗?”
“他裴承先有大炮,我大唐国库没有吗?”
众人听到房玄龄语气已经很是发火到极限了,再没有一个人敢开口出声。
此时门外快步跑来一报信士兵。
“报!禀报王爷,各位大人。”
“裴承先大炮轰开了北门城楼,但是又撤退了。”
撤退了?这是什么路数,这下子不光是在座众人,房玄龄本人都是一头雾水。
“撤退前他可有放话?”
房玄龄快步走道低头躬身的士兵面前,居高临下语气阴冷地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