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啊,那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很牛逼的人物,一肚子坏水不说,还很得董卓信任。如果被李儒知道自己老婆看上了小舅子手下的人,他要不找董俷拼命才怪呢?
可不答应?
五十个私兵,似乎很诱人哦!
“阿丑,你不是还要去忙事情吗?”
董玉替董俷解了围,笑道:“绿漪可是在牧场望眼欲穿,你今天还要和狮鬃兽斗法,还要和那个裴元绍比武。嘿嘿,这事情可不少……私兵的事情,还是回头再说。”
“啊!”
董俷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事情忘记了。娘,阿丑先告退了;四姐,董铁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说。忙,实在是忙死了,怎么有这么多事情?唉,真想睡觉啊。”
说着,他使了个眼色,董铁很机灵的站起来,跟着董俷走了。
而董鄂看看董媛,又看看离去的董俷,苦着脸说:“夫人,那卑下应该跟随谁呢?”
董媛看见董鄂的苦瓜脸就来气,“我要睡觉去了,你喜欢跟谁就跟谁!”
那点心思,董夫人如何看不出来?
只是出身羌人的她,对于这种事情并不在意。儿女的事情,还是让儿女们解决吧。
“随我来……”董玉向大厅外走去,她对董鄂说:“从今天开始,你跟随少爷。你家少爷可是万夫不挡之勇,再世的楚霸王,将来成就肯定不凡。我推荐你过去,你可不要丢了我的脸面。好好用心,保护好少爷,嘿嘿,一定有你的好处。”
“喏!”
董鄂忙不迭的应了一声,跟在董玉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走。
两人在大门口遇到了董俷和董铁,董玉说:“阿丑,正好我也要去牧场,咱们同行。”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十七章 求官(1)
更新时间:2008…5…9 16:33:40 本章字数:2316
董俷还没有睡醒,但脑子很清醒。
和董玉并马徐徐而行,心里面却在想着昨夜发生的事情。
可恨,初中没有好好学习,以至于记不清楚黄巾之乱究竟是在哪一年爆发。其实,就算董俷记住了又能如何?课本上所学的都是公元多少多少年,而在这个时代,大都以年号计算。灵帝时期的年号变换非常频繁,甚至来老百姓都弄不清。
如今是光和三年,距离黄巾之乱的爆发,还有多长时间?
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过了身边的大姐董玉,董俷灵光一闪,故作天真状问道:“大姐,你对太平道怎么看?还有那个张角,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心性如何?”
董铁和董鄂非常机灵的放慢了速度,以便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姐弟二人交谈。
时仲春,经过一夜厮杀之后,临洮城格外的安静,街道上的商贩更绝了踪迹,许多店铺的门板也紧紧的关闭。
董玉似乎也有心事,听到董俷的问题,微微一笑道:“阿丑,你在考校姐姐?”
“阿丑不敢!”
“那张角也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不过自古逐鹿中原,未曾听闻有他所用的这般手段。老子有云,以符水散施,收拢民心……让我想起来那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若我评价此人,当为枭雄。若不及早除去,只怕汉家江山定毁于其之手。”
董俷心里对这个相识不过二十天的大姐更加的惊奇。
不得不说,大姐说的没错。汉室江山表面上是毁于董卓、曹操等人之手,可实际上,自黄巾之乱发生,大汉江山的根基已经变得极其脆弱。董卓等人,不过顺势而起罢了。所以,要说汉室之灭的罪魁祸首,其一是朝廷,其二当就是张角。
突然生出一丝疑问,难道没有人看出这其中的隐患?
侧脸朝董玉看了一眼,董俷迟疑了一下问道:“大姐,你说如果杀了张角会如何?”
在董俷的心里,还是想要避开那段灾难。
如他的想法,没有张角,就不会有黄巾之乱。没有黄巾之乱,大汉的根基就不会动摇;大汉的根基不动摇,那么董卓就不会入京,董卓不入京,一家人不就安全了吗?
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可即便是有着前世记忆的董俷,依然怀着这种梦想。
董玉笑了,“阿丑,有时候觉得你很成熟,像个大人;可有时候,你还真是个孩子……就算杀了张角,保不齐将来会出现王角、李角。朝纲不振,总会有应运而出的人物。到时候,天下一样会乱……不过这些话,只限于你我姐弟二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