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陶安都没有跟陆琛有过接触,更不可能知道他是杀死苏琳的人,那陆琛后来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地杀死陶安?
“陶安知道陆琛是凶手,所以才被陆琛杀了!”晏城恍然大悟,激动地站起身,目光幽幽看向徐寅。
徐寅仰头看他:“陶安出事前曾经联系我,我们约好在老莲花区见面,我想他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可惜我到的时候他已经死了。他的手机不见了。”
“他的手机里有关于凶手的证据!”晏城双目赤红,转身大步往外走。
……
612案开庭审理那天,隋夜和徐寅作为相关证人都出席了庭审,席间陆琛对自己教唆王萍实验室垃圾一事、唆使孙艺玲、郑东林陷害隋景河一事,以及与苏琳关系暧昧等供认不讳。
后经过晏东北指认,陆琛在当年敲头狂魔一案中有重大嫌疑,但因案件久远,没有决定性证据,暂时不能定案。
除此之外,对于杀害苏琳和陶安一事,陆琛拒不承认。
因为郑东林目前还在昏迷中,有关苏琳被害案的许多详细细节还不清晰,因此无法给陆琛定案。
至于警方在陆琛所购买的房屋中发现郑东林毛发一事,陆琛矢口否认打晕郑东林,称是郑东林私闯民宅。至于原因,他怀疑郑东林发现他跟苏琳的暧昧关系,因此产生的报复心理,那天郑东林去他的房子里,很有可能是想要杀他。
整个庭审过程,陆琛逻辑清晰,所有证据在他的狡辩下完全不足以给他定罪。
“关于你雇佣陶安办理假证件,利用假证件冒充徐寅一事,你作何解释?是因为想要掩盖杀人行为,进而嫁祸徐寅么?”公诉方律师提问陆琛。
陆琛低垂的头突然抬起来,扭头看向坐在庭下的徐寅说:“我没有杀人,更不会为了嫁祸他人。我之所以假冒徐寅,是因为我嫉妒他。”
“嫉妒?”公诉方问,“你为什么要嫉妒他?”
陆琛忽而一笑,目光坦荡荡地看着公诉方律师问:“难道我不能有嫉妒么?我嫉妒他有一个有钱又爱他的母亲,而我只有一个对我满怀怨恨的养母和从小将我抛弃的生母。我嫉妒他不用努力就能考上最好的大学,成为人人称赞的天才,而我却要努力努力,不停地努力才能拥有现在的一切,而这一切对他来说反而不值一提。当然,我最嫉妒的是他明明就应该是天生坏种,可他竟然能完美地掩盖好骨子里所有的恶念。”陆琛突然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徐寅旁边的隋夜身上,好一会儿才继续说,“我也嫉妒他有一个姐姐,而不是一个讨人厌的弟弟。嫉妒是人的本能和天性,我嫉妒他,所以我内心里极度地想要成为他。”
陆琛的回答简直无懈可击。他承认的所有罪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充其量判几个月,而关于苏琳和陶安的死,他咬死拒不承认。
没有确凿的证据,陆琛判不了。
在做最后陈述前,审判长询问公诉方是否还有其他证据需要提交。
整个法庭内鸦雀无声,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公诉方不能提供更有利的证据,法庭不会给陆琛定罪,同时也意味着612案继续进入僵局。
眼看考虑时间就到了,虚掩着的大门突然从外面推开,就像所有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晏城风尘仆仆的大步走到证人席上。
“这是在陶安遇害的现场找到的钱包,里面有五张银行卡,还有一张写了些字的纸条,从这些字上可以看出,陶安也在查冒充徐寅的人。”晏城一边说,一边把钱包和里面的纸条、银行卡,以及一本有些破旧潦草的笔记本全部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将证物送到审判长面前,晏城继续说:“那张纸条上写了茶楼、日记、报纸、私家车,以及从左向……后面的字只写了一半,但大概能猜出是个右字。”
审判长表示肯定,对晏城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晏城抬手指了指审判长右手边的笔记本说:“这是陶安平时用来记录客户的笔记本,其中有一页被撕掉了,但是通过拓印,我们能看出上面的内容与纸条上的内容基本一致,那句话后面的几个字是……”晏城微微顿了一下,说道,“从左向右第三个。”
晏城说完,目光看向陆琛。
陆琛搭在身前的手轻微地抽了抽,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能代表什么呢?”审判长问。
晏城拿出手机在屏幕上点了点,而后将手机递给一旁的工作人员。
“这是今年初有关法律援助律师的公示,从左到右第三个正是陆琛。除此之外,我们还查到苏琳并非死者本名,是她到辽城之后找人办的假证件,当时给苏琳办理假身份证的人恰好就是陆琛,这也解释了他能精准联系到陶安的原因。”
随着晏城的话一句一句砸过来,陆琛脸上的表情越发凝重。
“即便如此,那又如何?这只能证明陆琛确实找陶安办理过假证,并不能证明我的当事人就是杀死苏琳和陶安的凶手,这与本案并无太大关联,而且陆琛已经承认自己因嫉妒徐寅而冒充他。”代理律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