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宣纸上的墨痕,想起在小剧场初次登台时,台下观众对古诗的陌生眼神,想起在《青春有你》教训练生
“杀青”
典故时的满堂笑声,忽然轻声说:“吾曾以为,传承文化需得正襟危坐,后来才知,街头卖艺的烟火气,直播间的调侃声,亦是文脉传承的香火。就像这活字,看似零散,却能拼凑出千万种可能
——
正如古人与今人,看似相隔千年,却始终被同一轮明月照耀。”
林婉儿悄悄退到镜头外,掏出手机给李芳发消息:“快联系文创团队,我们要出‘苏明远活字套装’,带橡皮章、印泥、迷你书案的那种!”
直播结束时,槐花落了满桌,苏明远用竹简小心翼翼地将落花扫成一堆,忽然想起红叶姑娘画卷上的
“云胡不喜”,想起往生司密信上的云雷纹,轻声对镜头说:“明日同一时间,吾将用这些槐花制‘花笺’,诸位可带自家‘古今混搭’的文具来直播间,吾们‘以文会友’——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吾在这四合院,候着诸位看官。”
弹幕里
“明晚见”
的留言刷屏,苏明远望着镜头,忽然觉得眼前的直播间与前世的街头卖艺并无不同
——
同样是聚众而坐,同样是分享智慧,同样是让文化从高处走下来,成为触手可及的烟火。
夜风拂过,葡萄架沙沙作响,活字上的朱砂印泥尚未干透,在月光下泛着温暖的红光。苏明远捡起一枚
“今”
字活字,又捡起一枚
“古”
字,将它们并排放置,忽然轻笑
——
原来
“古今”
二字,本就该如此亲近,如此和谐。
“林婉儿,”
他转头喊她,却发现她已经靠在门框上睡着,脸上还沾着片槐花。他轻轻替她摘下花瓣,想起她说过的
“文化需要网红体质”,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像这样
——
在直播间里卖字,在四合院里刻章,在古今碰撞的火花里,让千年文脉,重新长出鲜活的枝叶。
就这样,在这个暮春的夜晚,四合院的葡萄架下,一枚枚小小的活字,带着墨香与槐花香,乘着网络的风,飞向千万个屏幕,在无数人心中,种下了对古代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
这,或许就是苏明远穿越而来的使命,也是古今文化最美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