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的警报声还未完全消散,气闸舱的门缓缓滑开,露出飞船走廊里柔和的白光。王浩摘下头盔,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他回头看了眼李强——这家伙正笨拙地试图把小张塞给他的"稳如磐石"徽章别在胸口,金属扣勾住了防护服的布料,扯得滋滋作响。
"别动,我来。"林夏走过去,指尖灵巧地一挑,徽章就稳稳地嵌在了李强胸前的魔术贴处。她自己的"因果之证"徽章已经别好,银色的符号在走廊灯光下泛着冷光,和她眼底的疲惫比起来,反而透着股鲜活的锐气。
"陈博士说,核心枢纽的稳定能维持七十二小时。"小张抱着数据终端跑过来,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流映在他兴奋的脸上,"这期间我们可以通过枢纽的时空通道,进入下一个平行宇宙——根据坐标分析,那里的地球还保持着原始生态,或许能找到修复主宇宙环境的关键样本。"
王浩揉了揉发麻的手腕,刚才紧握锚定器的力道太大,指节还泛着红:"原始生态?是像冰河世纪那样,还是恐龙时代?"
"都不是。"林夏调出三维星图,指尖划过一团淡绿色的星云,"探测器传回的影像显示,那里的人类文明停留在农耕时代,但大气纯度高达98%,土壤里的活性微生物群是我们宇宙的三十倍——这意味着他们掌握着不破坏生态的农业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
李强突然拍了下手:"农耕时代?那岂不是有锄头镰刀?我爷爷以前是种水稻的,说不定我还能露一手。"
小张噗嗤笑出声:"强哥,人家的农具可能是青铜做的,你可别把人家的犁给掰断了。"
走廊尽头的自动门滑开,陈博士推着餐车过来,蒸腾的热气裹着肉汤的香气漫过来:"先吃饭。"他把一碗浓稠的肉汤塞进王浩手里,眼神扫过他磨破的手套,"伤口处理过了?"
"嗯,医疗机器人已经喷了修复凝胶。"王浩舀了一勺汤,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刚才在平台上被风吹得发僵的身体渐渐舒展,"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三小时后。"陈博士递给林夏一份数据表,"时空通道的能量波动周期是四小时一次,下一次窗口期在凌晨三点。我已经让维修组检查过穿梭舱,这次换了新的能量缓冲器,不会再像上次那样半路熄火。"
李强的脸微微发烫——上次穿梭舱故障,正是因为他偷偷改装了推进器,想试试"极限加速",结果差点在虫洞里解体。他埋头喝汤,假装没听见陈博士话里的调侃,耳根却悄悄红了。
凌晨两点五十分,穿梭舱的指示灯开始闪烁。王浩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林夏输入坐标参数,屏幕上的时空通道像一片旋转的绿色漩涡,边缘的粒子在黑暗中迸溅出细碎的光。
"准备好了吗?"林夏转头看他,眼底映着漩涡的绿光。
王浩系紧安全带,拍了拍身后的采样箱:"工具箱、样本管、应急口粮——还有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陶土哨子,"上次在废弃空间站捡的,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李强抱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挤进来,拉链没拉好,露出里面的青铜匕首和几包压缩饼干:"我带了点实用的东西。"他神秘兮兮地眨眨眼,"万一遇到原始部落,这匕首能当礼物。"
小张最后一个上来,怀里抱着个巴掌大的机器人:"这是小禾,能翻译两千多种古文明语言,还能分析植物成分。"机器人突然发出清脆的电子音:"检测到活体生命体征三名,准备记录生态数据——滴滴,强哥背包里的压缩饼干还有三个月过期。"
李强的脸瞬间垮了:"你这机器人怎么还偷看别人背包?"
穿梭舱缓缓驶入绿色漩涡的瞬间,王浩感觉身体被拉长又压缩,像被揉进一团湿润的棉花里。上次经历这种时空扭曲时,他还在担心会不会被撕成粒子,现在却能笑着看向窗外——那些旋转的绿光里,仿佛能看到无数个平行宇宙的碎片,有的是冰封的白色,有的是燃烧的红色,而他们正朝着那片最温柔的绿色飞去。
"坐稳了!"林夏猛地拉动操纵杆,穿梭舱剧烈震颤了一下,冲出了漩涡。
落地时的冲击比想象中轻,王浩推开门,一股潮湿的草木气息涌进来,带着泥土和野花的味道。眼前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稻田,墨绿的稻浪在月光下起伏,远处的村庄亮着点点油灯,像散落在地上的星子。
"空气里的氧气浓度32%,没有毒素。"小张举着检测仪,眼睛瞪得圆圆的,"土壤ph值6。2,完美的中性土壤——你们看!"他蹲下身,抓起一把黑褐色的泥土,指尖碾开,"里面有会发光的微生物!"
泥土在他掌心泛着淡淡的蓝光,像撒了把碎星。王浩凑近闻了闻,泥土里混着种甜丝丝的香气,不像他们宇宙里被污染的土壤那样带着铁锈味。
李强已经跑到田埂上,盯着稻穗出神:"这稻子长得真好,颗粒比我爷爷种的饱满多了。"他伸手想摸,却被一只突然窜出来的灰毛小兽吓了一跳——那东西像只小鹿,却长着透明的耳朵,正歪着头看他,嘴里嚼着的稻穗还在滴露水。
"是食草动物,没有攻击性。"林夏打开采样箱,小心翼翼地剪下一小段稻穗,"小禾,分析成分。"
小禾的眼睛闪了闪:"检测到稻穗含高蛋白、低聚糖,附带一种未知活性酶——推测能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这就是他们不用化肥的原因。"
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王浩示意大家蹲下。三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农人举着火把走来,手里的木犁擦得锃亮,犁尖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他们的对话带着古朴的语调,小禾立刻同步翻译:"今晚的月光真好,该给秧苗浇第三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