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司长对我已经带有偏见,我想我再多说什么都会让黄司长您反感。”张馨同黄海川对视着
,“演艺圈的女人再怎么坏,她们也没祸害到谁,但你们这些当官的要是坏起来,那祸害的就不只是一个两个老百姓,很有可能就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黄司长觉得我说的在理吗,两者相比,孰轻孰重呢。”
“张小姐真是好口才。”黄海川哼了一声,也没反驳,不得不否认,他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对方,因为张馨这句话是实话,事实总是让人没法反驳,除非昧着良心去扭曲事实。
“不是我的口才好,而是我的是大实话。”张馨笑了一下,“其实人都是有两面性,黄司长您看到的我不见得就是真正的我,又或者你看到一个你认为的真实的我,但不代表那就是全部的我,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当面对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时,一个善良的人她也有可能不得不做出丑恶的选择,我要说我每周只要有空,我都会去一趟孤儿院,黄司长或许会觉得很可笑。”
张馨自顾自的说着,“跟黄司长您说句实话吧,我这次失去的这个角色,本来是属于我的,但那导演要我陪睡,从来没那种经历的我头脑发昏之下没答应,这让我失去了那个角色,说句实在的,我事后很后悔,娱乐圈就是个大染缸,不堕落出不了头,但我就算是堕落,我也只是糟蹋了我自己,而没有糟蹋了老百姓。”
“张小姐说这话的意思倒像是我糟蹋过老百姓似的。”黄海川不悦道。
“我没那个意思,我说的只是官员这个群体,希望黄司长您不要对号入座,我也知道,那么多官,其实也是有好官的。”张馨摇了摇头,“扯远了,我刚才的要求,不知道黄司长您能否答应?”
“刚发生这事,你就跟我提要求,你就算是想说昨晚是我酒后非礼了你,我都不敢相信。”黄海川冷笑,“而且张小姐不觉得自己找错了人了吗,我在部里工作,跟你们那一行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张小姐找到我头上来不是很可笑吗。”
“黄司长是跟我们这一行没有关系,但我相信黄海川您总能想到办法的,我知道你们这些当官的都很有本事。”张馨瞟了黄海川一眼,看似漫不经心的说着,“黄司长只要能找到有认识广电总局的人,其实什么问题都好办,又或者黄司长直接找人跟电影的投资商打招呼,我相信黄司长有这种能力。”
“我要是不答应呢?”黄海川冷冷的看着对方。
“黄司长要是不答应,我当然也不敢威胁您,您是当官的,有权有势,我属于弱势群体,得罪不起您这样的权贵。”张馨眼睛眨了一下,她同样在看着黄海川的反应。
黄海川沉默着没有说话,脸色阴晴不定,视线在张馨脸上打量着,不只是今天出来的化验结果让他意外,他同张馨的谈话结果同样让他意外,张馨这是赤裸裸的提出要求了,比他想象的还要快,戏子戏子,婊子无情,戏子无义,黄海川想起了这句话,古人总是有先见之明。
第443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和张馨发生的那件事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周,临近3月,京城的天气依然让人感觉到刺骨的寒意,人心就如同这变化莫测的天气。
黄海川费了一番心思帮着张馨达到其要求,他还是通过孙长胜帮着牵线,辗转认识了广电总局的人,这才由那位广电总局的官员帮着出面跟那位导演打了个招呼,好在对方也买广电总局的面子,毕竟是玩电影的,谁也不敢轻易得罪广电总局的人,广电总局下面的电影局负责着电影的审核,想给谁穿小鞋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黄海川和张馨算是两清,但黄海川心里总有预感,张馨的心不会满足于此,人心不足蛇吞象,当他成功的满足了张馨第一个要求时,或许只会让张馨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黄海川这些日子总感觉头上绷着一根弦,好在张馨达到了目的,也欢喜的去准备那女二号的角色去了,没来骚扰他,黄海川也算是落得清静,但他心里也没有放松,总要彻底解决此事,黄海川不是习惯被人威胁的人,将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黄海川的想法。
跟往常一样到了单位,黄海川依然习惯性的先拿起当天的报纸浏览了一下,这几天报纸都在沸沸扬扬的报到东江大学刚开学就连续发生两起学生跳楼事件,黄海川自是也关注了此事,今天再次拿起报纸来看时,黄海川目光微微一突,报纸在重要版面写的醒目大字‘三连跳’,东江大学再次发生了一起学生跳楼事件,开学一周,算上今天的,已经连续发生了三起学生跳楼事件。
随手翻阅完手上的京华报,黄海川又拿起人民日报认真看了一下,作为一名干部,每天翻阅党报基本上都快成了必要的任务,让黄海川意外的是日报上的第三版面同样腾出了一小块版面报道了东江大学三连跳的事件,黄海川凝思着,这件事上了党报,部里怕是要关注一下了,东江大学虽然是东江省政府直管的重点本科院校,但部里同样有过问的权利。
果不其然,10点多的时候,黄海川就接到了司长王荣岩的内线电话,让他过去一趟,进入王荣岩的办公室时,黄海川也看到了王荣岩的桌面上摆放着刚刚翻阅完的人民日报,王荣岩笑着示意黄海川坐下,自己也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
“海川这两天应该也有关注东江大学的事吧。”王荣岩笑着看了黄海川一眼。
“早上刚看过报纸,只能说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哎,生命诚可贵,这些跳楼的学生轻率的选择了跳楼结束生命,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同样也愧对父母。”黄海川摇了摇头,选择轻生,看似解脱,却是将悲痛留给了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怎样一种悲哀。
“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父母含辛茹苦将
孩子养大,费尽了心血,孩子却是以轻生来回报父母,这真的是太不应该了,不管遇到什么事,轻生都是最不理智的一个选择,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有待加强。”王荣岩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