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抓紧,不管是播种还是争取人才,一样都不能耽搁了。
接下来的几天,刘禅和马良、虞翻、庞林等人一起筹划春耕大事,
戚金金的矮化水稻种子已经送来了不少,
但要是大规模推广,还是杯水车薪。
在马良的建议下,大部分的土地仍旧是种传统作物,
而刘禅指挥降兵开始开垦荒地,在荒地上试种矮化水稻和一部分红薯。
这些新开垦的荒地算做刘禅的私人土地,
刘禅也知道第一种难免会出现问题,承诺种好了算大家的成绩,种的不好算自己的损失。
鉴于现在的小农经济实在没法支撑这么多人全面脱产做职业军人,
刘禅也只能拿出传统的屯田制,发动这些现在还是奴隶身份的降兵给自己免费打工。
但刘禅承诺,这种事情绝不会持续太久。
这些降兵虽然属于战犯,但也是大汉的子民。
只要他们经过五年的改造,表现良好,就能重新得到自由民的身份。
到时候刘禅会发给他们农具,他们自己开垦的土地也会成为他们自己的耕田——
至于这份田地能有多大,就看他们五年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这会儿曹操已经发明了后来被铁血大送发扬光大的士家制,
绝大多数曹魏士兵就算耕种一辈子,也不过是半农奴的身份,大多数人已经认命,准备在刘禅这里耕种。
但刘禅居然表示,可以给他们一个恢复自由民身份的机会,
这让不少人当时就热泪满眶,纷纷向刘禅叩拜行礼,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争取早日恢复自由——
这位是不会说话的。
会说话的人同样是叩拜于地,表示自由不自由无所谓,主要就是想给大汉做出一些贡献。
有大量的人力,荆州的春耕总算有了想当的规模。
而荆州的世族也表现出了对刘禅的支持,开始积极提供一些种子和农具——毕竟这么大规模的开垦,对他们也有莫大的助益。
整个荆州繁荣了,才是真正的繁荣。
这又是一点小细节。
不止如此,刘禅还叫虞翻着手准备先在军中推广文事,并把此举命名为“扫盲”,
被俘的曹魏士兵成为第一批被扫盲的对象,
能早早识得千字的,能提早一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
这应该是有足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