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女儿长这么大从来就没有求过你什么,今天就请求你成全女儿吧!”众人看见她小姐当场跪了下来,又哭了。
“欣儿,你这是干什么?”俞夫人看到自己的姑娘在众人面前这么委屈自己,实在有失体统,赶紧拉她起来。可是她要失望了,俞欣儿是不会起来的。因为她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争取,也许错过的会是她的一生。
此时此刻,俞宁威再也无话可说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姑娘竟然如此痴情,连他的话都不听了。天意弄人啊!他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欣儿,你先起来吧!”
俞欣儿吃惊的看着父亲,说:“爹,你答应了?”
俞宁威面色冷淡道:“想要我答应也可以,欣儿,你也答应我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你都不会后悔!”
俞欣儿坚定的说:“女儿不后悔,请爹成全!”
俞宁威终于说出了最后的一个条件:“秦兄弟,不要说我不给你机会,你去跟谭碧源说,三个月之内,如果抓不到‘一枝花’,就不要怪我俞宁威做得绝。”说完这些话,他再不看众人一眼,拂袖而去。
事已至此,秦月儿扶起还跪着的俞欣儿,跟她说:“先起来吧,欣儿。”
“怎么办?月儿姐。”俞欣儿一时忘了身边还有这么多人在看着。
秦月儿也没想到其它,她自信满满的告诉她:“放心好了,月儿姐答应你,在三个月之内抓住‘一枝花’。到时候,你就等着谭公子来娶你作他的美娇娘吧。记住哦,我要喝你的喜酒。”
俞欣儿心头一松,羞涩的笑了。
有谁能告诉我“一枝花”到底在哪里?他现在在干什么?秦月儿一头雾水,满怀心事。其中的苦闷,无人诉说,更觉得窝心。要想抓住一枝花,谈何容易?如果真有那么容易,那他早就被抓住了。这些话她当然不能跟俞欣儿实话实说。谭碧源那边也不能去了,去了也是白搭,只会又多出一个伤心人。这样的打击一般人都受不了,需要想个办法让他面对现实。
秦月儿已经想好了,她跑去跟谭碧源这样讲:“小四,小四,你想不想和欣儿成亲?”
“想!做梦都想啊!”
“俞老爷答应你了,只有一个小小的条件。”
“什么条件?”
“我说了,你一定不要生气哦。”
“我不生气,是什么?你说吗。”
“只要你抓住‘一枝花’。他逮捕归案之日,就是你成亲之时。”
“你不是吧?”谭碧源当场晕倒。
秦月儿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小四是不会一丁点功夫自身难保的平民百姓,如何会是横行一方至今逍遥法外的“一枝花”的对手。给他当菜砍倒是很有可能的。指望小四突然天降神兵,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遇见一位得道高人的倾囊相授,终于学到绝世武功,所向无敌,把那个该死的“一枝花”当菜砍。以上纯属扯蛋,幻想倒是可以,却完全不切实际。等到下辈子再说吧。
现在她的处境非常尴尬,自己的得力人马全不在身边,远水救不了近火。加上人生地不熟,谈不上什么交情,人家是不会平白无故的帮你办善事的。为了他们的将来,此时的她觉得官府是势在必行了。
第十四章:生命之轻
这些年来行走江湖,秦月儿对官府的办事能力与效率持保留意见,只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过,这地方还是有必要去的,说不定会有什么蛛丝马迹被录在案。比如说“一枝花”每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出来作怪,这么准时,让人心烦意乱,就像女孩子的——
秦月儿的脸当即就红了,她实在不好意思把“一枝花”这个男人想得太坏,应该不会,多半不会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谁知道她不到官府还好,去了真的是一无所获。她没有想到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贼“一枝花”在官方记录方面毫无作用,几如白纸。因为官方记录跟自己知道的没有多大区别。“一枝花”,*贼,身份不详,武艺不凡,轻功尤其了得,近半年来在浙江作案七起。作案对象全部是年轻貌美的少女,几乎从未失手。唯一的一次失手还是她刚好路过才救下俞家三小姐俞欣儿。
官僚的办事效率实在太低了,除非有谁神通广大告到上头大人物,才会引起重点关注。像这样小打小闹的案件等风声一过,就再也没有人会去关注了。有许多耸人听闻惨绝人寰的社会悲剧就这样一幕幕发生,重演。生命之轻轻于鸿毛,真的承受得起泰山之重吗?公众舆论的呼声与响应真的可以如此轻易的漠视吗?
秦月儿不知道答案,她忽然发现她在镇江已经出名了。当差的捕头认得他,都认为经过上一次的惨痛教训,由于秦冲壮士的横空出世,“一枝花”识时务的话就应该知难而退乖乖地销声匿迹。
年轻的周捕头也是一位热心人,好生招待不说,并向她保证只要一枝花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一定会请秦壮士出手相助。一切还须从长计议,壮士在家耐心多等两天。
听他这么一说,秦月儿还能有什么想法,便向他们告辞出了衙门。她左思右想,原本是不想去看谭碧源的,但是一想发生这么大的事,他迟早都是会知道的。如果现在不说,到时候他有什么想法,搞不好朋友都不能做。长痛不如短痛,先探探他的口风,再见机行事让他知道事情的经过。
不过,此时谭碧源并不在谭府。等她到了谭家才知道他现在正在他家的药铺“济生堂”那边。
谭家在镇江只能算小康之家。他家的“济生堂”中规中矩,小有规模,檀香缭缭,阳光清越,空气中充满中药特有的香味,汔人心脾。厅堂内橱架药柜罗列有序,整齐一致,上面有许多小标签注明,一目了然。这时堂内正有两三个伙计在忙活。秦月儿估计他们没在这里呆个两三年,学有所成,很可能应付不来。毕竟其中的学问是很深的,各种药材配方,几钱几两,毫厘不爽。
大堂旁边隔间是大夫看病开药方的场所。谭碧源正在那里跟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打下手,虚心请教。那长者应该是他的师傅吧,更是“济生堂”的主治医师,看得出来他们现在还很忙。
不过,这时他也看见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