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早前考过一回的,这回能考这样的成绩,江书麒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转而,素妍想到主考官周大学士可是与文忠候府交好的。连贾放都才考了二榜二十八名,江书麒的二榜第八十三名难免没有徇私。江家儿郎自小习练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只从笔迹就能瞧出一些端倪来。
杜迎秋对小八、小九视同己出,早前两个孩子有些陌生,如今也是母亲前、母亲后的唤出。她对江书麒更是体贴入微,江书麒就是遇事火爆、急燥,旁的都极好。生气的时候,样子做得凶,也是口不择言痛骂几句,倒不动手打人。
杜迎秋时常将江书麒、江家与之前的婆家、夫君暗比。比来比去。还是觉得现下的江家比胡家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她常觉自己到底不算命苦了。也是用心打理着五房。
何氏道:“张昌兴这回考得不大好,竟考到三榜六百多名去了,险些就落榜了。大姑子近来心情不好,张昌兴又闹着要与唐家退亲。吵着说看上岳小姐了。”
要是旁人说,许是真的关心。
但从何氏嘴里出来,沈氏婆媳就怀疑她另有用心,甚至是瞧别人的笑话。
杜迎秋道:“曾家的驰老爷得中二榜第八名,在晋地学子里,是除唐观以外考得最好的,又有虞家二老爷考了二榜第六十名,还有几个晋地三十岁以上的学子,因早前受庶子迫害。失了功名,这次一旦得中,都要再升两级。听说吏部最早给他们这几个安排职位。”
这些人都是苦读诗书很多年,得了机会,全力以赴。
虞建柏如今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也算他自个争气。
何氏道:“听说这些得中的晋地学子,都要回晋地为官。曾家驰老爷连升两级,要做知州大人,我瞧着虞家柏老爷也是个知州。”
不是她猜的,根本就是她昨晚缠着江书鹏打听出来的。
晋地所有被庶子迫害的嫡子,但凡早前被夺功名的,这次一旦得中,可以连升两级,这是早前查晋地案子时,皇帝就下了恩旨的。
得中的晋地学子已经一早就罗列了名册,由他们填补晋地官缺,晋地经过静王案后,差缺太多的官员,多是替补暂时上任。
如曾驰、曾建柏都是得了当今皇帝的恩典,才有机会重入仕途,对皇帝自然是感恩戴德,无二心,用这样的人回晋地任官,新皇最是放心。
九公主好奇地问:“三婶婶可知道后宫选秀的事?”
何氏只听说今岁大考的事儿,这选秀的事,她虽有耳闻,不知道是怎般情况?
虞氏这才忆起张家的锦绢来,问:“锦绢没回府吧?”
张双双摇头,面露感激地看着素妍。
其他人心下明了,张锦绢能留在宫里,都是素妍帮忙在皇后面前说话的缘故。
沈氏道:“十五那日原是要选秀的,后因皇上钦点三甲,就改到十六了。我昨日上午去街上采办银耳时,坐在轿子里头,还真看着不少秀女返家,就连驿馆那儿都聚满了人。听人说昨儿选秀,连太后也去了,太后点名留下了十二人,全是各地都督的女儿。”
素妍立即想到了叶海虹、叶海月姐妹俩,也不知是留下一个,还是全都留下了。
女人们你一言、我一句,很是热闹。
素妍静默地听着。
九公主道:“大伯母可听说选定多少位秀女?”
“在宫中接受宫训的是一百二十人,最后留下的是六十人。除了十二位都督之女,其余的全是容貌、才艺出色的。听说把皇后、淑妃、端妃都挑花眼了,从卯时一直挑到了午时一刻。”
后宫还真是热闹了,突然多了六十个女人,为了得到宠爱,还不得抢破了头。
几个女人叽叽喳喳地议论起这届秀女,有哪家的小姐如何美貌,又有哪家小姐怎样的拥有才华,仿佛但凡留下的,一个个都是天上有,人间无似的。连带着张双双也夸起张锦绢来,说是性子是千里难挑的温婉。又是难得一见的贤惠等等。
太太、奶奶们坐了一阵,在如意厅用了午饭,有的要回去小憩,有的则是家事要处理,方才一一散去。
素妍又陪虞氏说了一阵话。
柳飞飞去而复返,原是跟着众位太太、奶奶一起离去的,去了不过一刻钟工夫又回来,对素妍笑问道:“那日在王府,我没好多说话,总觉得你似一早就有主意的。所有人都说青霞郡主的嫁妆丰厚。竟有夜明珠为嫁妆。我可不信。”
虞氏也有些不信,素妍虽是大方的,面对旁人的算计也不会如此大度。斥退田嬷嬷等人,只余了沈氏与柳飞飞在侧。
素妍道:“一早王爷就发现端倪。悄悄儿地把那些贵重东西都换了回来。可又担心青霞郡主会闹腾,最后补送的单子,原是青霞郡主自个写的,就一并随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