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氏忙道:“对皇上忠心,乃是臣妇一家的本分。”她从怀里掏了一张纸出来,“臣妇这儿有一张可选为臣妇义女、养女的名单,想请皇上过目。”
新皇接过,瞧了上面的写的人。
花氏道:“十一王府里,有姬妾六人,其中有三个都有娘家的,一名是风尘女子,一名是江南犯官之女,还有一个是罪臣之后。这风尘女子和犯官之后都派人试探过了,早就寻了新的靠山,一个寻的是淑妃娘娘的大哥为义父,一个寻了兵部侍郎为祖父,说起来都好笑,兵侍郎不过比这位红奉侍年长十二岁,竟被认作祖父。”
☆、567 细作女儿
花氏稍停片刻,暗自观察着新皇的神色,见他似有了兴趣,方继续道:“这位罪臣之女乃是早年闻其贵的嫡女,闻家出事后被降为“昭训”,倍受欺凌,便是奉侍也能欺她。臣妇觉着,她倒是个有情义的,听说拿了自己的嫁妆给庶妹,还对庶妹多有关照。瞧着也知书达理,这位庶妹明年十四,模样倒生得俊俏,挂着王府末等侍妾的名分,还未与十一王爷圆房……”
新皇听到闻其贵的名字,微微皱眉。
老天,这安西郡主也太神了,一早就猜到皇上会皱眉。
花氏忆起素妍的话,“若是皇上皱眉,说明有所顾虑,你便要讲出自己的道理。”咬了咬辰,道:“闻家败亡,她们姐妹从未怨过朝廷,也说是她父亲愧对皇上隆恩,倒不是故意说的,而是真心愧疚。瞧着是真懂是非善恶的,臣妇觉着这二位女子倒也可用。”
新皇觉得有些意外,好好的,花氏怎地想到用女子为细作,让她们以姬妾身份潜伏在十王、十一王的身边。
这等手段,原是静王使用过的,那是静王将美女暗人派往各亲王府,就是他的府里也有静王的人,目的就是盯着各亲王的举动。
新皇问:“这……是你想的?”
花氏连连点头,抬起头来,大胆而肯定地答:“是。”
新皇面露疑色。
花氏忙道:“皇上行事太过端方磊落,臣妇夫妇不放心各位王爷,这法子倒也可用。就算不能探到得用的消息,至少也要把他们的王府搅个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十王、十一王的后宅都太安静了,越安静的后宅,越能让男人在外面谋划前程,得给他们闹些事出来。”
这是临场发挥。自己有感而发。
这些话,也是花氏去了江家后知晓的,要去江家拜访自然得先了解一番江家的事。
新皇若有所思地表示赞同。看看满朝后宅不宁的官员,在前朝也无甚大用。真正能得用的朝廷栋梁,如杨云简、江书鲲这些人,哪个不是后宅安宁,平静无波。
新皇想到深处,朗笑起来。
花氏胆颤心惊,生怕被他识破。
不想新皇却大为赞赏,“嬷嬷若是愿意。多认几个可用的义女、养女也无妨。回头也让其他吴王府出去的嬷嬷、太太们多认几个。到时候,朕挑个合适的地方,秘密训练,会神不知。鬼不觉派上大用。”
花氏见他同意,松了口气。
新皇点头,觉得这搅乱后宅安宁的法子可比盯着他们强多了,要是后宅不安宁,他哪有心思办外面的事儿。“嬷嬷既然觉得她们可行。只管认下做你女儿。”
“谢皇上!”
新皇品着茶,“朕派你的差事都明白了?”
花氏脑子转了一圈,“定让没女儿的都认几个好女儿。皇上放心,我们的命是皇上的,所有的一切也都是皇上赏赐的。”
“去办吧!这事要做得越隐秘越好。”
新皇心情大好。赏了花氏五匹宫缎,其中两匹鲜艳的,说是让她赏给养女、义女的。
*
腊月初五是沐休日。
闻家姐妹一早打扮得如同仙女似的,又将孩子送到了贤太妃那边。
贤太妃每日无事,最喜欢的就是每日与孩子玩耍,偶尔也留唯一的孙儿在自己院里住下。她虽然烦闻雅云与十一王爷和几个妻妾,却不烦自己的孙子,一看到孩子就乐。
待姐妹俩到江家后花园时,虽是冬天,几树种植在大花盆里的梅花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人群里,一袭盛装的素妍也成为全场注目的重点,她如同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被一干小姐、太太们围着,她的身边是笑容满面的虞氏,虞氏正在与大家讲笑话呢。
闻氏姐妹一到,张双双就领了她们去一边的围棚里,因冬天冷,又有些女客在围棚里品果子酒,烤火闲聊。
花氏穿着诰命夫人服,身侧坐着长媳,这石大奶奶原是吴王党一名六品官员的嫡女,举止得体、落落大方。
花氏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