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众人面露憾色,颇是同情韩氏。
虞氏面露赞赏,一族兴旺,得有人才方可,“这次老候爷回乡,便是想为族人做些事,若确是可造之才,便举荐到皇城书院、鹿鸣书院读书,只怕后日便要考核族里后生们的学问。这个孩子多大了?”
在场的妇人一听这话,哪个不欢喜,西岭江氏注意培育子孙读书,又有族学堂,但凡是江氏子女,便可在那里免费读书,江氏族里的子女只要稍大些的,几乎人人都读过几年族学。
书安妻忙道:“到六月就满整十三岁。”
素妍忆起进来时,一个看着自己发呆的孩子,但那眸子异常清明,“可是唤作江诗允的?”
书安妻面露惊色,“郡主知道?”
白芷接过话,“进来的时候,独他一人走到郡主跟前,还说‘郡主不是人’。”虞氏诧然。且不说素妍是他的长辈,便说素妍是郡主的身份,就不该放肆,却听白芷继续道,“问郡主是不是仙女下凡呢。”
素妍道:“他经常参加各式宴会么?”
书安妻道:“都是方圆百里有头有脸的人下帖来请,韩氏不好回拒,自然让他前去。”
想到江诗允,素妍不由得轻叹一声,“这般下去,好好的孩子没时间读书,尽学会拍马溜须,当真是害了他。”
原本是个机警、有才学的,因为尘世的渲染,反误了他的天赋与才能。
青袍衣裳的妇人道,“这孩子厉害着呢,前年乡试就得了个头名,是要参加下届会试的。听说每日五更起来读书,夜里三更才睡,倒也是个读书刻苦的。”
知他刻苦,素妍不免有些安慰。
晋阳虽好,与皇城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妇人们又闲了一个时辰,方才散去。
虞氏回了东屋歇下。
素妍坐在案前又练了半个时辰的大字,前面上房里隐隐还有人说话的声音,时而笑声朗朗,时而抑扬顿挫。
正待细问,青嬷嬷抬头望了上房方向,低声道:“郡主,暮食后,老候爷把族里读书的后生都唤来了,正在查考他们的学业。”
素妍道:“父亲定是想帮扶族里这些后生一把。”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
这些年,江舜诚将自己的儿子培育成才,族里秀才出了几十个,举人出了可数的三个,才华就晋地所有举人里都是寻常的,亦下场大考过两回,连三榜同进士都不曾中过。仿佛所有的人才,都被江舜诚这一房人给占尽了。
阴雨绵绵,天气微冷,素妍早早上了绣榻。
次日天刚亮,众人就忙碌开来,今儿是江书山娶儿媳的日子,江传温换了喜袍,带着花轿去女方家接人,听说这位新媳妇是北洼镇大户赵家的女儿,家里有数百亩良田,在北洼镇有十多家铺子,就是在晋阳城里也有他家的产业。
江传温带着迎亲队伍一出门,整个江家来往的行人如织,穿梭往来,鱼贯而行。
族里有些辈份的太太、奶奶和小姐们都汇聚在禄院堂屋里,陪虞氏闲聊。
素妍则躲在西屋里练大字,看似在用心写字,也听着从堂屋里的人说话。
☆、436 晋醋
中午时,书海妻令人搬了两张大桌子来,分成两桌招呼大家入座用食。
素妍虽然年轻,在族里却是书字辈的小姐,加上又是皇帝亲封的郡主,便坐在虞氏身边。
素妍见满满两桌上,都是妇人、姑娘,“爹在上房里吃么?”
虞氏笑道:“自有族人陪着,我们只管吃我们的。”
素妍接了碗筷,一股醋味扑鼻,扫了一眼,菜式不少,可大半都是凉拌菜,凉拌猪耳片、凉拌鸡肉、老虎菜……看着黑褐色的醋汁,想到城中时吃的那些菜,心里就直冒酸味。
青嬷嬷浅笑着,“郡主,奴婢去厨房重新为你做两样来。”
素妍道:“你多炒几盘,白芷、童护卫他们都是皇城人,吃不了太酸的。”
青嬷嬷应声,往院门外移去。
传珠娘立时站了起来,笑道:“哪敢劳动嬷嬷,还是我去吧。”
青嬷嬷道:“你们不知道郡主的口味,我去做,只要火候好,一会儿就炒出来了。”青嬷嬷办事素来就很俐落。
舜字辈里的太太已经不多了,只得三位,剩下的都是书字辈的媳妇,有人指着热菜道:“郡主可以吃这热的,这个不酸。哈哈,徽地、豫地人都骂我们晋地人是酸老晋,我们这里的人,但凡会吃饭,就能吃酸的。”
虞氏最初几日觉得好吃,可这几日下来,样样都是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