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全集免费观看 > 第 317章 募捐(第2页)

第 317章 募捐(第2页)

小桃拍拍水生的手“我总得换一件衣衫。得在丫鬟面前找个借口。”

水生先起身,叮嘱小桃:“今天来的当家夫人都是些管家理事的,要让人掏钱出来,不容易,若是有人敢不敬你,你不用给她好脸色,我自会有法子。”

小桃笑道:“你少操我的心了,忙你的政事去。”

水生在小桃耳边悄声道:“我刚出了大力气,先得去吃两碗饭才能出门。”

小桃挑着眉道:“你现在主政一方,出门的时候给我注意点,别怜香惜玉的招些狐媚子回来。”

水生好笑道:“我娘不是说把养小妾的钱拿来给孩子置地么?”

小桃一看已经不早了,也不和水生腻乎了,忙换了身丁香色锦缎罗裙,自己重新点了口脂,抹了胭脂,带了珍珠耳环,去门口叫了个丫鬟进来再替自己梳了个堕马髻,插上珍珠钗,带上手镯,出去随意吃了点饭食就等着今儿客人上门。

被布政使谢夫人宴请的沂州乡绅富户当家夫人,在知道这是个募捐打井的宴会,都心头发愁,既得罪不起布政使夫人,又不想让布政使夫人借着打井名头搜刮他们的银钱。只是布政使夫人亲自下帖,不想去也得去。

午时初,受邀的夫人们陆续到来,各个衣着华丽,妆容精致。大家互相见面打招呼,让大家心头一惊的是,今儿参加宴会的得有八九十人,看来这布政使夫人是想从她们身上敲一笔钱出来,她们在家和家中当家老爷商量,就怕以后布政使夫人经常找借口搜刮他们这些乡绅富户的银钱,贪得无厌,他们以后就惨了。

大家对待小桃十分恭敬,和小桃说话带了十分的试探与谨慎,都在心里担忧今日要掏多少银钱捐赠出去才能平安脱身。大家都知道今天是宴无好宴。

小桃含笑与各位夫人寒暄,感谢大家在才打了仗受了惊还能赶来赴她的宴会。特别是很多县里的夫人,定是一大早就出门了的。

小桃体贴地让大家先吃饭,吃完饭下午大家再好好说说话。一顿饭吃得各位夫人如同嚼蜡。

等吃完饭,小桃让丫鬟把夫人们引到大厅里,等丫鬟上好茶后,众夫人一看布政使夫人要说正事了,都心头一紧。

小桃挂着淡淡的笑容扫了众夫人一眼,大家立刻静了下来。“诸位夫人这么冷的天赶来,辛苦了!”小桃温和道“今日冒昧相邀,实因有一桩关乎我沂州乃至三州数十万百姓福祉的急事,需仰仗各位贤德夫人共襄善举。”

她开门见山,“三州以往过几年就得干旱缺水,庄稼欠收。百姓日子难过。就像去年地动一样,百姓日子不好过,你们也难安生。只有百姓有饭吃,不闹事,咱们沂州才能安稳,你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好。所以布政使大人决定在三州打深水井哪怕天旱起码百姓有口水喝,听说以往天旱,很多百姓得去十来里远的地打水,更有为了桶水打得头破血流的,水井打好了,以后子孙后代也能受益。各位夫人都是明理之人,定会大力支持。”

小桃铺垫已足,语气带上沉重:“我家大人,夙夜忧叹,想为百姓解决此患。大家也知道,去岁地动,王爷倾力赈灾,府库空虚。此番大战又添降兵万余,每日粮草消耗如山。府衙欲为百姓打深井,却苦于银钱不足,难以筹措足够的银钱购买石料、灰浆、工具,支付匠人费用。”

小桃目光恳切地扫过各位夫人:“大人不愿加重去年才落户的百姓税赋,思来想去,唯有恳请诸位乡贤,念在同为沂州人,念在子孙后代受益,恳请各位慷慨解囊,共成此功德!今日之宴,名为‘募捐宴’,正是为此。”

小桃接着温声道:“我身为布政使夫人和大家一起共担此责,为打三州深井,捐出纹银五千两。”

厅内瞬间静得只能听到大家的呼吸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布政使夫人身上,带着一丝探究、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布政使夫人面上捐再多,反正最后钱也是落在她们家里。无非就是逼得她们这些夫人出血而已。

第317章募捐

小桃把大家的反应都收在眼底,喝了口茶水继续道:“我想着等会各位夫人捐了银钱,总得想知道一共募捐了多少?银钱是怎么花出去的?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所以我准备了个箱子,还有近百本账簿,各位夫人在家当家理事,都会认字记账,等会儿想请大家把账记好,以后每一口井,打在哪个村,用了多少石料,灰浆,匠人的工钱都会记录在册,最后井打完了,各位夫人可以对账。

这下大家将信将疑的看着布政使夫人,小桃率先把准备好的五千两银票放在盒子里,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吧账本都分发给各位夫人。”等各位夫人人手一本之后,小桃用毛笔写下辽京布政使谢明谦夫人赵娇捐赠五千两。

五千两!这绝非小数目!沂州城的乡绅富户一年刨除开销,能落下几千两已属不易。布政使夫人,竟然一开口就捐了五千两?

在场的夫人有震惊、难以置信、敬佩、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大家原本打算捐个三五百两敷衍了事就当给布政使夫人这尊菩萨上供,没想到布政使夫人先掏出五千两出来,让大家坐立难安。布政使夫人这一手抢先大手笔捐赠,让场上的夫人叫苦不迭,她们钱少了怎么拿得出手。

小桃仿佛没看到众人的失态,继续道:“此五千两,是我与夫君多年积蓄,更是我们一家对三州百姓的一份心意!为彰善举,铭记功德,每一口深井旁,都将竖立一块功德碑,将捐资者的姓名、捐资数额,永世铭刻其上!让后世子孙饮水思源,铭记今日诸位夫人之仁德善行!”

功德碑!对于看重家族声望、渴望流芳后世的望族乡绅来说,将自己的名字和善举刻在石头上,供后世子孙瞻仰还是很能打动人的。

然而,五千两的震撼和名字篆刻功德碑,让各位人精似的夫人短暂的震惊过后,夫人们的心思再次活络起来。捐是肯定要捐了,但怎么捐?捐多少才能既不太伤筋动骨,又能在功德碑上占据一个体面的位置,还能让布政使夫人满意。

几家望族乡绅当家夫人都是熟识的,总不能互相打擂台,几家望族商量后每家出三千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