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没否认这一点,而是将黛玉揽入怀中,一边轻抚她,一边将自己的考虑轻声说了出来。
凤姐儿年轻,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都没人用心教导过她。有些东西她看不明白,也没人提醒她。以至于一叶障目,一错再错。
就在凤姐儿来之前,贾敏便想到不管这个三老爷是不是老太太亲生的,只凭他现在的身份和宫里的贵人娘娘,荣国府都会认下他。
不管自己是不是老太太亲生的,只要贾家不登门讨要当初的那份嫁妆,贾家于她都有养育之恩,她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上了贾家族谱的贾氏女。
林家豪富,她身子又向来不康健,如今贾家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不顾体面,只看得失……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她绝不能让贾家有摆布黛玉的身份和资格。
此时凤姐儿跳出来,又是以这种方式逼迫她们孤儿寡母,往日恩情自是两清了。
……
夏金桂留在林家,负责按着嫁妆单子将东西都收拾出来,然后摆在院子里。
什么时候贾敏和凤姐儿拿着契结书回来了,这些东西才会往门外的马车上搬。
夏金桂是贾敏收的干闺女,她在自己家里就是说一不二的性子,在林家也同样是主子姑娘。加之贾敏临出门前还特意让管家媳妇配合夏金桂,这会儿做起事来也是极为顺手。又过了一会儿,夏老娘也带着夏家的仆人来了林家,夏金桂的气势就够足了。
贾家下人最开始的时候都没谁将林家放在眼里,但发现凤姐儿根本拿捏不住林家,这才多有收敛,只是他们也同样瞧不起林家的这位外八路的姑娘就是了。
之前跟着凤姐儿进府的几个下人见东西都搬到院子里了,便想直接搬到府外马车上。然在金桂菩萨面前,众生皆是屁民!别管你是国公府还是国母府的,都得给她憋着去。
于是夏金桂一马当先的拦了下来,甚至还因为瞧贾家下人不顺眼,让人将他们都赶到了府外。
贾家这帮下人见夏金桂比林家正经的姑娘还要硬气,一旁又有林夏两家的下人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最后无法,竟也只能骂骂咧咧的出去了。
夏金桂眯了眯眼,叫来新换的贴身丫头让其去天桥那边寻了两个人。让他们就等在贾家人回荣国府的路上‘发’起小财……
话说回来,也就是夏金桂吧,若是留了黛玉在这里,受气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
京城衙门里的官差老爷们再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遇见这种西洋景。
用一种满足好奇心的方式对林贾双方各种询问,最后才揣着一肚子的八卦亲自为两家做了断亲类的契结文书。
真是活久见了~
衙门这边当成谈资聊了一回,有些门路的更是将这件事捅给了某些达官显贵。
荣国府的热闹三五|不时就要来一场,但王子腾的热闹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前儿才回京的王子腾,此时还不知道凤姐儿都干了什么,等知道的时候,都恨不得自己从没回来。
载着贾敏母女和凤姐儿主仆的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回了林家。之后贾敏当面与凤姐儿清点结清了旧日嫁妆,之后又叫来宝玉,让人拿了个雕花匣子过来。
“当初老太太给了我二万两压箱银子,这匣子里有三万两,二万两是当年那笔压箱钱,剩下的一万两算是我孝顺老太太的。”一边说一边将匣子递给宝玉,神色认真道:“便麻烦你帮姑妈亲自交给老太太了。”
当着凤姐儿和贾家一众下人的面将银票交给宝玉,之后也没让宝玉在这里多呆,而是提前打发林家人护送宝玉回府了。
这也是避免路上再出什么事,或是宝玉再被凤姐儿的三言两语哄骗住了。
她怎么将压箱银这事给忘了呢?
眼神闪了闪,凤姐儿眼中带出一抹懊恼。
她今天真是昏了头,怎么竟干些顾头不顾腚的事。
贾敏成亲时,贾家给她准备了全套家具。都是极好的料子,极好的做工雕刻。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好料子做工的家具仍旧保存的极好。
这些个家俱都重新拆开,分别装上马车。因东西太多,凤姐儿带来的马车还不够用,她又当即立断去车马行雇佣了数辆马车。搬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贾敏的那些嫁妆悉数搬出林家。
贾敏面无表情的目送凤姐儿的车队离开,心中对荣国府最后一丝感情都散了。
凤姐儿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带了这么多人和马车出府,不可能一丝消息都不露。
宝玉一个小辈,人在景山官学都能听到消息且第一时间赶过来,老太太等人又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几十年的感情,到底是错付了。
…
你还别说,贾母这会儿还真就什么都没听说呢。
吴自来在丁忧,日常无事几乎都在荣国府里呆着。塔塔尔氏比凤姐儿还会哄人,贾母又给她体面,她日常便都在贾母房里凑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