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浅在肖天佑的怀里挣扎了两下,没扎开,哼道:“大哥哥,你真是幼稚。”
肖天佑‘呵呵’地笑着,伸手轻拍姜云浅的后背,完全不介意姜云浅对他的评价,看王南被王北抱住,人也冷静下来,这才把姜云浅从怀里放开,“王南,你激动啥?我把浅姐儿当成亲妹子一样,多日不见自然想要亲近一下,又碍着你了?”
若姜云浅真是十一岁,什么也不懂的乡下姑娘,又不明白王南对她的心意,她或许也会相信肖天佑的话,对王南的举动不满。
可姜云浅不是真正的小姑娘,对清楚地知道王南的心意,所以即使肖天佑说的很正气凛然,姜云浅还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也够假的了,若她是王南也想揍他一个满脸花了。
不过,不管怎样人家都是岐王,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起的,这个气还得忍着,等什么时候岐王再像上次那样昏迷不醒地落到她的手上,新仇旧恨一起再好了。
王北也将王南安抚住了,虽然王南看肖天佑的目光恨不得咬人,好在没再想要动手。几步上前把姜云浅从肖天佑身旁扯走,不忘告诫道:“往后都离他远点。”
姜云浅很尴尬地不知如何接话,她比王南看的清楚,肖天佑对她没有别的心思,那样的举动就是为了逗王南。
徐繁喝过茶,掐着时间回来,一进院就看到王南与人怒目而视,刚刚进来时他也看到肖天佑了,倒没怎么在意,但看此时此景却不能不多想了,尤其是王南的一只手还抓着他们家二小姐的手臂,这要是让外人看了,民风再开放也怕会传出闲话。
眼看有人向药材行走来,肩上还挑了一担切好的药材,徐繁躬身道:“二小姐,我们该回了。”
姜云浅趁机从王南身边走开,对王北道:“王北哥,我先回了,过些日子我再送些药材来。”
王北走过来,看着姜云浅上车,又叮嘱了几句,徐繁赶着车奔药材行外走去。
姜云浅就听之前送药材来的人惊奇地道:“你不是那个伙计吗?咋的又回来了?要不是我说你啊,给别人做伙计可得勤快点,像你之前那么懒惰,也就王北王南够义气才让你回来接着做事,换了是我,有多远你就多远地待着去了……”
马车越走越快,后面的话姜云浅没有听着,心里却忍不住在想,王北王南与肖天佑的关系。
按说王北王南能被肖天佑说动去京城,可见肖天佑应该与他们摆明了身份,不然依王北的心计也不会轻易就相信陌生人。
只是瞧兄弟俩对肖天佑的态度又没有半分恭敬,姜云浅也弄不明白他们到底是知道肖天佑的身份还是不知道。
若是知道也就罢了,王北有脑子,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可若是不知道……姜云浅还真有些担心这兄弟俩到了京城别被人给卖了。
自古帝王多无情,就像当年的陈家,虽然后来也有陈家得意忘本的缘故在里面,可肖天佑的做法也够让人寒心,陈家当年为了他能登上皇位做了多少事啊,到最后还不是被卸磨杀驴了?
姜云浅就想要不要找个机会给兄弟俩提个醒,让他们都防着肖天佑一些,别傻乎乎地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只是要如何解释她知道肖天佑身份这件事呢?姜云浅一直就想不出个合理的解释,王南还好骗一些,她可没信心能骗得过王北。很多事王北不问,并不表示他心里没数,说不定什么时候从前的点点滴滴就成了他手中的把柄了,姜云浅不敢冒这个险。
☆、第140章 新娘子这是不愿出嫁啊!
马车出了镇子不久,看到前面一队花轿,徐繁从旁边绕了过去,姜云浅看到一匹棕色的马上,四十左右岁的新郎满脸喜气,马边随行的也一个个腆胸叠肚,嘴里高声吆喝的都是不着四六的话,瞧着就不像什么好人。
姜云浅催徐繁快赶车离开,好在这些人只是瞧了一眼姜云浅的马车,便继续高声谈论待会儿到了新娘家里如何如何。
姜云浅算了一下日子,今儿就是翟翠枝成亲的日子,听说她嫁的不好,难道嫁的就是马上那人?虽然心里对翟翠枝帮着陈文志算计她一事有气,可一想到好好一个女人嫁了这样一个男人,也替她不值。
却没有想到算计了翟翠枝嫁给沈老大的正是才只有八岁的姜云冬。
回到刘家峪,姜云浅一路与人招呼着就往家赶,因翟翠枝出嫁,虽然惋惜她嫁了那样一个男人,到底一个村子住了多年,翟家在村子里的人缘也不差,过来送亲的人很多,远远就能看到翟家门前挤满了人。
姜云浅没想过去瞧热闹,不论翟翠枝嫁的如何,翟翠枝算计过她们姐妹不假,姜云浅也不是以德报怨的人。
只是这件事也没对家里的人说起过,若是夏氏或姜方去凑热闹她也不会拦着。
回到家,就见夏氏在前院子里坐着叹气,姜云浅问道:“阿娘,我才去了一趟镇子,又谁惹你烦心了?”
夏氏忙看向后院的门,没看到姜老太这才白了姜云浅一眼,“谁能惹着我了?下回说话仔细着点,别让你阿奶听了误会。”
姜云浅倒没怎么在意,凑近夏氏问道:“阿娘叹的什么气?说出来让我替您分忧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