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踏浪前行句子 > 第120章 一语破迷(第2页)

第120章 一语破迷(第2页)

“我想问一个人的地址,不知你知道不!”

“谁呀?”

我把寻找原老师的事告诉了他。他说:“这件事我知道一点,好像是王崇进书记的大学同学,推荐他进兵工厂的。他们三人都是大学同学。这个兵工厂很是秘密。具体的地址我也不知道。”

刚开始心里好像有点希异之光。但马上又黯淡熄灭了。我垂头丧气地出了办公室。

找到铁道报朱总编,他热情地接待我,聊了几句关于搬迁之事的话,我就直截了当地打听有关原老师的情况。

他说原老师曾经来过报社,说是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什么地方,具体地址没告诉我。回答也是一样的无用。我满怀这次能在昆市见他一面,结果是希望变成没有希望。看来我与原老师的这段师生缘分就此结束了。如果有可能,我愿意一辈子当他的跟班。我不指望他能让我当上大小干部,也不指望带来多大经济利益,只希望像以前一样,随时随地聆听到他对深奥莫测的宏观社会独到见解;对微观事物入木三分的剖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的展望;对年轻人孜孜不倦的教诲;对同志,战友和学生既热情而又无私的帮助。我最喜欢听他高亢而又爽朗的笑声。像战场上的号角声给人以冲锋的力量。是点亮我心中明灯的布道者。总之,只要跟他在一起,就有一种充满激情的希望。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在大树下被保护的安全感,可惜啊!与他相处时间太短了。没能更多地学到他的道行。太遗憾了!

我估计,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充满这种失落感。在我离开工地时,很多人让我捎口信,如果见到原老师,一定要将每个人的问候告诉他。看来大家委托我的代问和告别要落空了!没办法,茫茫人海,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根本就是跟白日作梦一样。痴心妄想!

一个已经离别的人,能让这么多人牵肠挂肚,念念不忘,算得上是六处第一人了。

晚上我们住在省委招待所,如果不是有去省里办事的介绍信,恐怕连招待所的门都不让进。

别说招待所食堂的装潢让我这个土包子大开眼界,就连盛饭菜的餐具,从写有消毒柜字的柜里拿出热烙烙的碗筷,就让我和老潘觉得进入了另一个从没见过的新天地。十多个品种的饭菜,一看就跟一般的大锅菜完全不一样。色鲜味香,琳琅满目。最把头还有现煎鸡蛋,现煮米线,面条,饺子,馄饨。花样品种多得让人不知选哪样合适。要离开昆市了,我还是来一碗现煮米线作个念想吧。

我把想法告诉了老潘,“那我也吃煮米线吧。”

刚走到现煮柜台前排上队,突然眼睛一亮,这!这!这不可能吧!怎么会呢,是不是眼睛看花了。没错,是他,是他。绝对是他。我心跳估计快到二百下了。

“谁呀?”老潘问我。

“你帮我看看煮水饺摊那边那个高个子,是不是原老师呀?”

他惊讶地说:“是他,没错,是他!”

我不等他说完,三步并着两步,走到前面一看。顿时热泪盈眶地喊了一声“原老师,真的是你呀!”

他轮了一下大眼睛,惊讶地问,“哦!月明,你怎么在这里呀!”

“我和组织科的老潘到省里来转组织关系的呀,我到昆局办公室找王主任,没找到。到报社找朱总编打听你的消息,他们都说只知道你的大概情况,具体在什么单位,什么地址都不知道。我想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您了。那知今天竟意外地在这里见到了您。我真的是太高兴了。”我激动的双手抓住他手不放。生怕他跑了一样。

“原科长,您好,真是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你呀。”老潘上来与原老师握手道。

“我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们呀,太意外了。”他爽朗地笑着说。

“先买饭,坐下来边吃边聊好吗。”原老师说。

“原老师,今天这饭我请,您先到那边去坐下,你想吃什么?哦!我想起来了,你在煮饺子这儿排队,肯定是想吃饺子。好啦,你过去坐下吧,一会就好了。”

“你一个月才几个铜板,还是我来吧!”原老师说。

“上次松林站给我奖励红包时,就想请写作组全体吃个饭,那个山沟沟里没得地方请,本想到新工地后,找个像样的饭店请大家吃一顿,那知舜时巨变了,各散一方。今天我代表写作组的全体同志,给你补办一次践行餐,您不会推辞吧!”

“那行吧,我就来半斤饺子就行了。”

买了一斤半饺子,本想买一杯他喜欢的啤酒,可是没有,只好买了一盘煮花生和一盘拌黄瓜。我们三人全部干光了后才心满意足的来到他的房间。

他住的是套房。里间一张大床,外间两张办公桌,一组沙发和文件柜等摆没。还有两盆鲜艳的山茶花。没想到他现在住得这么阔气。

“原老师,怎么宾馆还带办公桌的呀?”我好奇的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