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柳文升根据县令近年来的出题风格,自己猜测划定的一些出题范围。
也就是“猜题”了。
若是能赌对了,县试简直就是轻松过关了。
赵亮千恩万谢了一番,又开始挑灯苦读。
“大舅哥”都为他做到这份上了,他要是再不能过关,那真是对不起人家了。
柳文升也有自己要学的东西。他见赵亮终于安心学习了,这才开始忙着自己要学的。
郑安仕原本还生气外甥拒绝娶自己女儿的事情呢,每次想开口训诫赵亮,都见其手不释卷,便也作罢。
外甥能上进是好事,他就算再生气,也得等赵亮过了二月份的县试再说。
这时候,离县试,也就半个多月了。
有一天中午,赵亮刚吃完午饭准备午休,就听有人来喊他,说是有人在县学门口等他。
赵亮到了书院门口,便见亲娘一脸怒容地瞪着他。
原来郑翠翠,还因为赵亮元宵节没回家而生气呢。
而且元宵节都过了几天了,这赵亮还没有要回家的意思,这就惹恼了郑翠翠了。
她是说过,赵亮要是不肯娶郑雪珠,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可是赵亮真拧着脾气不回家,当娘的怎么能不挂心呢?
“好你个臭小子,娘不来找你,你还真的不回家了?”
赵亮见亲娘马上就要打过来,赶紧抱头求饶道:
“娘,我最近读书都快累死了,根本没时间回家了。
下月的县试,你不想让我过了?”
果然,郑翠翠听到这话,那拳头没等落到赵亮头上就停下了。
“你说的真的假的?这么多年也没见你认真读书过,怎么这次,就认真起来了?”
赵亮无奈道:“还不是想考好点,跟娘讲条件也能理直气壮的。”
郑翠翠“呸”了一口,“讲条件,讲什么条件?”
赵亮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若是能过了县试和府试,得了童生身份,便可以推迟定亲时间。
若是八月的院试也能过了,就是秀才了,那么他便有自主选择亲事的权利。
郑翠翠转了转眼珠,见赵亮一副从来没有过的郑重其事的样子,狠了狠心,“成。”
她还不相信了,考了好几年了,连个童生都没过,难不成现在就开了天眼了,能考上秀才了?